0260101東瀛來的統治者

02日治時代的經濟發展

 

基礎建設

  日治初期,總督府為了有效統治臺灣,積極展開各項基礎建設。

  在經濟方面,發行貨幣,建立商品買賣秩序;在土地與人口調查方面,實施土地調查和戶口普查,以增加賦稅收入,並加強社會控制。

1.日治時代臺灣銀行發行的紙鈔。

2.日治時代設立的臺灣銀行,現已列為直轄市定古蹟。(臺北市 中正區)

 在能源建設方面,興建大型發電工程,提供發展工業所需的動力;在交通建設方面,興建鐵路、港口、公路,方便商品流通與物資運送。

  總督府推動這些基礎建設,雖然是基於殖民統治的需要,但也奠定了臺灣經濟發展的基礎。

 

西元1908年,基隆到高雄的西部縱貫鐵路全線通車,不但擔負臺灣經濟發展的重任,也確立了基隆、高雄兩大港口的地位。

3.日治時代建設的日月潭水力發電廠,是當時亞洲最大的發電廠。

4.下淡水溪鐵橋是日治時代往來高雄和屏東之間的交通要道,也是當時亞洲最長的鐵橋。(下淡水溪就是現在的高屏溪)

5.日治時代的基隆港是臺灣的重要港口,更是日本與臺灣聯繫的門戶。

 

日治時代的基礎建設

經濟方面

發行貨幣,建立商品買賣秩序。

土地與人口調查方面

實施土地調查和戶口普查,以增加賦稅收入,並加強社會控制。

能源建設方面

興建大型發電工程,提供發展工業所需的動力。

交通建設方面

興建鐵路、港口、公路,方便商品流通與物資運送。

 

農業發展

  日本統治臺灣以後,致力發展農業,目的在獲取經濟利益,或將農產品輸往日本以滿足需求。例如:改善農田水利設施,擴大灌溉面積;興建新式糖廠,增加蔗糖產量;設立農業試驗所,培育優良品種等。

  這些措施雖然讓臺灣農業逐步現代化,稻米與蔗糖的產量都大幅增加,不過,當時臺灣農產品的價格,大多由日本商人操控。

 

1.日治時代八田與一興建的嘉南大圳,擴大灌溉面積,也增加稻米產量,是當時臺灣最大的水利工程。

2.臺灣民眾感念八田與一的貢獻,設立銅像來紀念他。(今臺南市 官田區)

3.糖業試驗所從事糖業改良的研究。(今臺南市 東區)。

4.高雄市 橋仔頭糖廠是臺灣第一座現代化糖廠,有專用的小火車及新式廠房設備。

5.日治時代的蔗農面臨糖廠壟斷與不公平的收購政策。

 

資源開發與專賣制度

  為了增加收入,日本也開發臺灣自然資源。例如:在臺灣較低矮的山區,大規模砍伐樟樹,熬製樟腦;在高山地區砍伐珍貴的林木;同時也在北部地區開採煤礦和金礦

  總督府為獲取更大的利益,還實施鴉片、食鹽、樟腦、菸酒等專賣制度,從生產到銷售都由總督府獨占,民間不得私下生產或銷售。

1.礦工於金瓜石礦山坑內的鑿岩作業。

2.日本人大量砍伐臺灣珍貴的林木。圖為自阿里山砍伐的檜木。

3.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負責鴉片、食鹽、樟腦、菸酒等專賣事業,現改為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並列為國定古蹟。(臺北市 中正區)

4.日本人在臺灣生產食鹽,大量外銷賺取利潤,成為當時總督府的一大財源。

5.日治時代初期,總督府於臺灣南部設立許多製糖廠,從事農產品的加工。

 

工業發展

  日治初期,總督府已開始發展農產品的加工業。後來為了準備戰爭的需要,又推動煉鋁、化學、機械等工業建設,使臺灣社會逐漸轉變成半工半農的型態。

  日治後期,由於日本對外發動戰爭,臺灣主要的基礎建設和工業設施,都成為美軍轟炸的目標,工業建設因此遭受嚴重的打擊。  

 

是非第一關測驗 (25題)

是非第二關測驗 (20題)

 

選擇第一關測驗(25題)

選擇第二關測驗(25題)

選擇第三關測驗(17題)

 

查成績

回六上康軒社會

回社會目錄

回六年級資料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