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屋及烏
商朝末年,武王討伐暴虐的紂王,贏得勝利,建立周朝。武王不知道該如何對待商的遺民,就召集眾大臣們商議。
姜太公說:「我聽說愛一個人,連他屋頂上的烏鴉都愛;而討厭一個人,連帶也討厭他家的圍欄,讓他們一個也不留,您覺得如何?」武王認為不好。
愛屋及烏
商朝末年,武王討伐暴虐的紂王,贏得勝利,建立周朝。武王不知道該如何對待商的遺民,就召集眾大臣們商議。
姜太公說:「我聽說愛一個人,連他屋頂上的烏鴉都愛;而討厭一個人,連帶也討厭他家的圍欄,讓他們一個也不留,您覺得如何?」武王認為不好。
嘆為觀止
春秋時代,吳國君主壽夢病危時,將四個兒子:諸樊、余祭、餘眛、季札叫到病床前。壽夢想將王位傳給年紀最小但是最賢能的小兒子季札,而季札的兄長也都認為他的德行才能,最足以繼承王位,所以都爭相擁戴他即位。可是季札拒絕了。季札推荐長兄諸樊繼承王位,自己避居於鄉野,整天從事農耕及勞力工作,以表明他堅定的志節,才澈底打消了吳人的這個念頭。
有一次,吳國派遣季札來到魯國,表示願與魯國世代友好相處。魯國國君很高興,便安排周天子的舞樂招待季札。季札精通舞樂,一邊觀賞,一邊分析評論,他的所有評論都十分精確。當樂工表演到舜時的樂舞韶箾時,季札讚嘆的說:「舞蹈中表現了舜完美、偉大的德性,就像天覆蓋萬物,地承載萬物。即使有更偉大的風範,也無法超越了,看到這裡就夠了!如果還有其他樂舞,我也不敢再觀賞了。」魯國人感到非常驚奇,季札竟能預知這是最後的一個節目!
蛟龍得水
南北朝時,北朝後魏(鮮卑族人,當時常向南朝侵略)武帝,又想出兵南下進攻梁朝,於是由尚書李沖負責考選出征官員。當時有一個名叫楊大眼的小官衝向李沖自薦,李沖不答應。楊大眼說:「尚書,你根本不知道我的本領,所以不重用我,讓我顯點小技能給你看。」說罷便表演了一種飛奔的本領,其快速的程度連飛馳中的馬也追不上他,李沖嘆為觀止,立刻升楊大眼為軍主的官。
創業守成
唐太宗(李世民),自幼天資聰敏,遇事果敢有決判斷力,對於文學也有相當造詣。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太宗勸高祖(李淵,李世民是他的次子)舉兵起義,征服四方,成統一之業。太宗即位後,銳意圖治,去奢輕賦,寬刑整武,成為一代英王。
絕無僅有
蘇軾是宋朝知名的文學家與政治家,有一次他上書給神宗皇帝,對於皇帝減價收買浙燈,令百姓血本無歸的舉動提出勸諫,還建議神宗皇帝今後一切從儉辦理即可。
蘇軾原本以為這樣的諫言會激怒皇上,沒想到神宗竟然接納了自己的建議,因此蘇軾又再次上書給皇帝。
畫蛇添足
楚國有座廟宇的主人,送給看守廟宇的幾個人一壺酒。這幾個人互相商議著說:「如果我們幾個人都喝這壺酒,就不夠喝;讓一個人喝吧,又讓誰喝呢?乾脆現在我們每個人都在地上畫一條蛇,看誰先畫好了,誰就獨佔這一壺酒。」
登峰造極
魏晉南北朝時的文人很流行對他人進行評價,所以記錄當時名人事蹟言論的「志人小說」也相當流行。志人小說搜集了文人名士的言談和各種傳聞,編寫成故事,反映出各個人物的性格與面貌,並展現當時的社會現況。
南朝宋劉義慶所編的《世說新語》是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品,其中記載了一段關於晉簡文帝的故事。簡文帝是個虔誠的佛教徒,花很多時間研究佛經。有一次,他讀到佛經上說:「如果淨化磨練自己的精神,就可以成佛。」簡文帝感慨的說:「不知道是不是照這樣去做,就可以馬上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成語「登峰造極」就是從原文摘錄,比喻成就達到極點或造詣高深精絕的意思。
揠苗助長
宋國有一個人,嫌他田裡的苗長得太慢了,就跑到田裡用力把每棵苗向上拔高了一些。他認為這樣做就可以讓苗長得快些。他回家以後,就對家人說:「啊!我今天幹得多麼累喲!我已經幫助田裡的苗長高起來了。」他的兒子聽到這話,趕到田裡一看,所有苗都已經枯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