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n 03 Fri 2016 12:12
閱讀測驗--121203強詞奪理
- Jun 03 Fri 2016 12:11
閱讀測驗--121103畫蛇添足
畫蛇添足
楚國有座廟宇的主人,送給看守廟宇的幾個人一壺酒。這幾個人互相商議著說:「如果我們幾個人都喝這壺酒,就不夠喝;讓一個人喝吧,又讓誰喝呢?乾脆現在我們每個人都在地上畫一條蛇,看誰先畫好了,誰就獨佔這一壺酒。」
- Jun 03 Fri 2016 12:10
閱讀測驗--121003登峰造極
登峰造極
魏晉南北朝時的文人很流行對他人進行評價,所以記錄當時名人事蹟言論的「志人小說」也相當流行。志人小說搜集了文人名士的言談和各種傳聞,編寫成故事,反映出各個人物的性格與面貌,並展現當時的社會現況。
南朝宋劉義慶所編的《世說新語》是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品,其中記載了一段關於晉簡文帝的故事。簡文帝是個虔誠的佛教徒,花很多時間研究佛經。有一次,他讀到佛經上說:「如果淨化磨練自己的精神,就可以成佛。」簡文帝感慨的說:「不知道是不是照這樣去做,就可以馬上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成語「登峰造極」就是從原文摘錄,比喻成就達到極點或造詣高深精絕的意思。
- Jun 03 Fri 2016 12:09
閱讀測驗--120903揠苗助長
揠苗助長
宋國有一個人,嫌他田裡的苗長得太慢了,就跑到田裡用力把每棵苗向上拔高了一些。他認為這樣做就可以讓苗長得快些。他回家以後,就對家人說:「啊!我今天幹得多麼累喲!我已經幫助田裡的苗長高起來了。」他的兒子聽到這話,趕到田裡一看,所有苗都已經枯萎了。
- Jun 03 Fri 2016 12:08
閱讀測驗--120803畫虎類犬
畫虎類犬
東漢時代,被封為伏波將軍的馬援,有一次寫信教訓他的姪兒說:「我希望你們在聽到有人談及別人的過失時,能夠像聽到有人說及父母的名字一樣注意,……龍伯高是一個敦厚謹慎的人,我希望你們能夠仿效他的品行;杜季良的為人豪俠好義,但我卻不願意你們仿效他。因為如果模仿龍伯高不成,仍可以成為一個謹慎的人,就像刻鵠不成,卻刻出一隻鶩來,仍可以說刻成相類的飛鳥;如果模仿杜季良不成,將會成為一個輕浮的人,像想畫一隻老虎,卻畫出狗來一樣,變成性質根本不同的獸類了。」
- Jun 03 Fri 2016 12:07
閱讀測驗--120703短兵相接
短兵相接
秦末楚漢相爭的初期,有一次漢王劉邦攻占彭城(今江蘇徐州),楚王項羽從山東回軍南下包圍彭城,劉邦大敗而走;項羽的部將丁公,率軍緊追。追到彭城之西,漢軍不得不接戰,兩軍揮刀劍陣前搏殺,形勢非常危殆。
- Jun 03 Fri 2016 12:06
閱讀測驗--120603華而不實
華而不實
在甯地開設旅舍的店主甯嬴,有一天在顧店時,遇到晉國大夫陽處父。甯嬴覺得陽處父一表人才,於是告別家人,打算追隨陽處父一同闖蕩。
可是過沒幾天,甯嬴就回來了。妻子問甯嬴為什麼這麼快回來?他回答說:「陽處父的個性太過偏執,想要控制的事太多,而且我和他談話時,覺得他這個人說話的內容總是不切實際,還很容易觸犯別人。路上遇到的人都不喜歡他,我擔心會遭遇到災難,所以決定趕緊離開他。」
- Jun 03 Fri 2016 12:05
閱讀測驗--120503朝令夕改
朝令夕改
「朝令夕改」原作「朝令暮改」,用於政策的變更,形容早晨發布的命令,到晚上就改變了,原出自於漢朝 鼂錯〈論貴粟疏〉一文。鼂錯是漢文帝、景帝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漢文帝十二年,鼂錯上奏了一篇〈論貴粟疏〉,論證重農貴粟的思想,他認為唯有滿足百姓日常所需,國家才得以長存。
鼂錯在文中力陳農業是立國的根本,論述重視農業對於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安定生活,具有關鍵的意義。鼂錯完整分析農民與商人之間的差異,讓統治者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農民一年四季辛苦耕種,沒有休息的時候,但國家徵收賦稅卻沒有固定的時候,往往都是早上發出命令,晚上就要收到錢糧。無奈的農民在準備納稅時,手頭有糧食的,只得用半價把糧食賣出去,手頭沒有錢糧的,只能出加倍的利息向商人借錢繳稅,於是出現靠賣田賣屋、賣子孫來還債的情況,使得大批農民流離失所。反觀商人們沒有像農民那樣辛勞,卻靠著囤積貨物,得到加倍的利潤。然而,由於收購的糧價太低,嚴重降低農民種植糧食的積極性,導致產量減少,這對國家的長治久安是有很大影響的。因此,朝廷應當主動抬高糧食的價值,鼓勵人民從事耕種,並讓有錢的商人可以捐糧買爵。而貢獻糧食給國家的人,除了能得到爵位,也可以免去罪刑。他的論點對於扭轉穀賤傷農的社會現況是有益處的,採取把糧食當成獎賞和懲罰的手段,從有餘糧的商人手中得到糧食供國家使用,一旦國家有了充足的存糧,那貧窮農民的賦稅就可以減少,也讓國家、農民及商人都可得到好處。
- Jun 03 Fri 2016 12:04
閱讀測驗--120402順手牽羊
順手牽羊
小朋友,順手牽羊是指偷取別人的財物,也用來比喻趁著機會謀取利益。但是,以前有個叫董奉的人,卻利用這個道理救了皇帝一命呵!
這個皇帝因為遭大臣背叛,隨時都有可能被殺,於是趁著無人監視的時候,帶著皇后、大臣們一起逃出皇宮,不過馬上就被發現,當快要被追上的時候,機智的大臣董奉趕到了,他大叫:「趕快把珠寶灑在路上!」
- Jun 03 Fri 2016 12:04
閱讀測驗--120403斯文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