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n 06 Mon 2016 10:10
閱讀測驗--101006狼狽為奸
- Jun 06 Mon 2016 10:10
閱讀測驗--101006郢書燕說
- Jun 06 Mon 2016 10:07
閱讀測驗--100706倚門倚閭
倚門倚閭
春秋時代,齊國到了閔王時, 政治逐漸腐敗,大臣狐咺向他直言勸諫勸,閔王不但不聽,反而把他殺死;後來又殺死了陳舉、司馬穰苴,因此百姓們對他非常不滿,宗族也離心,大臣從此再也不親附他。由於這幾件事,激起燕國的憤怒,起兵伐齊,齊國因國王無道,民心動搖,士氣瓦解,結果大敗。
- Jun 06 Mon 2016 10:06
閱讀測驗--100606倒行逆施
倒行逆施
春秋時代,楚平王無道,寵信奸臣費無極,荒廢國政,時太子建居於城父(地名)平王又信讒言,疑太子謀反,乃召太傅伍奢烤問。伍奢說:「大王納太子妃充實後宮,已經違背人道,又疑太子謀叛,難道大王竟信讒賊之言,而疏父子之信乎?」平王既慚且怒,就把伍奢囚禁監牢。
- Jun 06 Mon 2016 10:04
閱讀測驗--100406弱不禁風
弱不禁風
形容物體柔弱得禁不起風吹,類似的語義在《隋書.卷四七.柳調列傳》就可以看到。柳調當時為侍御史,左僕射楊素在朝廷碰到他,拿柳調的名字來開玩笑,說他:「柳條通體弱,獨搖不須風。」「柳條」是「柳調」的諧音,這話有暗諷著柳調行事立場如柳條般搖擺。這讓柳調十分不高興,當場駁斥楊素的不是。但「弱不禁風」一語,卻要到如唐代杜甫〈江雨有懷鄭典設〉詩,中間方有「弱雲狼藉不禁風」句,用來形容稀疏的薄雲禁不住風吹,一下子就被吹散了。這也許就是後代「弱不禁風」成語所本。這句成語在詩文多見,例如宋.楊萬里〈三花斛.水仙〉詩說:「生來體弱不禁風。」講水仙花的柔弱。再如宋.陸游的〈夢范至能李知幾尤延之同集江亭〉詩:「紅蜻蜓弱不禁風。」則用來表達蜻蜓的嬌弱體態。今日「弱不禁風」一語,則多用來形容人身體十分瘦弱。
- Jun 06 Mon 2016 10:04
閱讀測驗--100406草木皆兵
- Jun 06 Mon 2016 10:04
閱讀測驗--100406袖手旁觀
- Jun 06 Mon 2016 10:03
閱讀測驗--100306泰山壓卵
- Jun 06 Mon 2016 10:02
閱讀測驗--100206病入膏肓
- Jun 06 Mon 2016 09:17
閱讀測驗--091706柳營試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