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了解台灣的環境
01認識地表環境
1-1地表環境與生物
我們居住在臺灣的不同地方 ,有高山 、平原 、河川 、海洋等環境 ,曾經看過哪些環境呢 ?苗栗丘陵的最高峰「火炎山」 。
嘉南平原是臺灣面積最大的平原及農業區 。
臺灣第一高峰玉山,高度有 3952公尺 。
各種地表環境中 ,有些是茂密的森林 ,有些是裸露的岩石 ,各有特色 。地表環境除了生物之外還有非生物 ,例如 :空氣 、水和岩石等 。
有許多動物會棲息在山林中 。
人類會在地表種植作物與興建房屋 。
有些生物則只能在合適的環境中生活 。不同地表環境中 ,看過哪些生物?
臺灣有些動物生活在1000公尺以上高山地區,例如 :臺灣水鹿和臺灣長鬃山羊 。
有些動物生活在高低起伏較小的山丘 ,常有林木和溪流的地區 ,例如 :石虎生活在丘陵地和莫氏樹蛙生活在溪流區域 。
平原的地勢平緩,高低起伏最小,有些動物生活在這樣的地區 ,例如 :珠頸斑鳩和梅花鹿 。
河川是水域環境的一環,臺灣的河川坡陡流急,有些動物生活在這樣的地區 ,例如 :拉氏清溪蟹和馬口魚 。
想一想或分組查資料 ,如果把生物移到不是原來生活的地表環境 ,牠們還能在不同的地表環境生存下來嗎 ?
1-2有限的自然資源
當人類開發自然環境時 ,也會對地表環境產生影響 。哪些做法或行為會破壞地表環境 ?可能造成什麼影響 ?
礦場採礦過程若是周邊山坡地沒有任何防護措施 ,下大雨時容易造成山崩與土石流失 。
河堤整修工程在河川地大量開採砂石 ,下大雨時容易改變河道與造成土石流失 。
適當的開墾可以增加可用土地 ,但過度開墾會對環境造成什麼影響呢?
遭到破壞的環境 ,雖然沒辦法完全復原 ,但可以透過整治防止環境繼續惡化 。
我曾經參觀水土保持教學園區,利用種植物 ,讓根抓住土石等方式整治 。
臺北市北投區貴子坑早期過度開發 ,土質裸露不適合生物生存。經過生態工程和種植樹林的整治 ,完成親山廊道與水土保持教學園區 ,如今成了眾多生物喜歡的棲息地。
自然資源有限 ,如果需要開墾 ,要如何做才能取得人類的需求與保護生態環境的平衡呢 ?
是非第一關 (10題)
是非第二關 (10題)
是非第三關 (10題)
是非第四關 (10題)
是非第五關 (12題)
選擇第一關 (10題)
選擇第二關 (10題)
選擇第三關 ( 2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