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決定
上星期一,自然老師帶我們到生態池認識水生植物,生態池就在教師辦公室後面,池邊立著一個牌子。
老師先提醒我們,要遵守告示牌上的說明,然後才開始上課。
我邊聽老師的解說,邊仔細觀察。青翠的田字草漂浮在水面,好像一把把隨波漂動的綠色小陽傘。一隻隻可愛的小蝌蚪,扭著細長的尾巴,在田字草身邊鑽來鑽去,像是在小陽傘下躲烈日。
上午的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午餐過後,老師要我和小光把習作送到辦公室。當我聽到「辦公室」這三個字,立刻想到生態池;一想到生態池,就想起可愛的小蝌蚪。這時,心裡悄悄的起了個念頭,只是,不知道小光想不想跟我一起去?
我們各自抱著習作,快步的走進辦公室。我一邊把習作放在老師的辦公桌上,一邊小聲的對小光說:「我想去生態池抓蝌蚪,你要不要去?」
小光愣了一下,慢慢的對我說:「我記得生態池的公告寫著:『請不要把我們帶走』,難道你忘了嗎?」
我不以為意的說:「現在這裡又沒有人,我們不會被發現的!」說完,我就大步的走向生態池,眼角卻偷偷往後瞄。走了三、四步,小光還是沒有跟來,我回頭一看,他竟然已經往教室的方向走。不知怎麼了,我的心「撲通撲通」跳得好快。
望著小光的背影,我的膽子突然變小了,心裡做了一個決定……。我快步跑到小光身邊,他對我笑一笑,這一刻,我終於放下心裡的大石頭。
大意:上星期一,自然老師帶我們到辦公室後面的生態池上課,並要我們遵守告示牌上的說明,池裡有田字草和小蝌蚪。午餐過後,我和小光把習作送到辦公室,我提議去生態池抓蝌蚪,但小光卻走回教室,最後,我決定跑到小光身邊。
第一段:自然老師帶我們到辦公室後面的生態池上課,池邊立著一個牌子。
第二段:老師提醒我們要遵守告示牌上的說明。
第三段:生態池裡有青翠的田字草和可愛的小蝌蚪。
第四段:午餐過後,老師要我和小光把習作送到辦公室,我的心裡立刻起了一個念頭。
第五段:我們把習作送到辦公室,我問小光要不要去抓蝌蚪。
第六段:小光提醒我告示牌上的說明。
第七段:我走向生態池,小光卻往教室的方向走。
第八段:我決定快步跑到小光身邊,而且終於放下心裡的大石頭。
1.上自然課時,主角發現生態池裡有什麼?1.提取訊息
(田字草和小蝌蚪。)
2.主角心裡悄悄的起了個「念頭」,「念頭」指的是什麼事?2.推論訊息
(想去生態池抓蝌蚪)
3.主角起了念頭後,依序做了哪些事?2.推論訊息
(邀請小光一起去"自己大步走向生態池"眼角偷瞄小光是否跟來"做了一個決定"快步跑到小光身邊。)
4.主角的心「噗通噗通」跳得好快的原因是什麼?2.推論訊息
(他想去抓蝌蚪,又不敢一個人去,當小光不去時,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該不該去,又擔心小光會去跟老師說,因此心跳加快。)
5.你覺得主角認為自己的「念頭」怎麼樣?請舉出兩個相關的詞語或句子說明。3.詮釋整合
(⑴違反規定、不好的、錯誤的。⑵相關的詞語或句子:小聲的對小光說、偷偷往後瞄、我的心「噗通噗通」跳得好快、我終於放下心裡的大石頭。)
6.主角對自己起的「念頭」做了一個「決定」,這個「決定」是什麼?2.推論訊息
(不去抓蝌蚪。)
7.你覺得主角是個什麼樣的人,請提出一個證據支持。2.推論訊息
(例如,勇敢、知錯能改:知道自己不對,反省自己的行為,做出決定。)
8.作者為什麼在課文中安排一張告示牌的圖片?4.比較評估
(補充說明告示牌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