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翔的舞者

 

題解

  本文選自河馬教授說故事—大自然裡的生命教育。「飛翔的舞者」指的是臺灣欒樹的種子,作者以臺灣欒樹作為說明的主題,敘說臺灣欒樹的特性,並從中引出人與植物互動的故事。如此,在客觀說明性事實之外,也融入了個人主觀的情感,讓文章更具有文學性,散發出激盪人心的力量。

 

作者介紹

  本文選自河馬教授說故事—大自然裡的生命教育。「飛翔的舞者」指的是臺灣欒樹的種子,作者以臺灣欒樹作為說明的主題,敘說臺灣欒樹的特性,並從中引出人與植物互動的故事。如此,在客觀說明性事實之外,也融入了個人主觀的情感,讓文章更具有文學性,散發出激盪人心的力量。

 

課文與注釋

觀察大自然的喜悅

  羅傑斯在一九○九年所著每個孩子應該知道的樹(Trees That Every Child Should Know)書中,教導人們如何用植物觀察的心得,與孩子進行溝通,他寫道:「學習觀察植物,要從什麼時候開始?答案是今日。」我經常翻閱,這些書並經由書中作者的智慧自我勉勵:不管已擁有多少知識,仍要懷抱一顆學習的心,走向大自然,體驗發現大自然的喜悅。

就是喜愛臺灣的環境

  中國有欒樹(K. paniculata),但與臺灣的品種不同。臺灣欒樹(Koelreuteria henryi Dummer)是臺灣的特有種,大多生長於中、南部的丘陵坡地上,尤其是邊坡地勢不穩,土石易滑落的地方。

  臺灣欒樹的根系很深,具有穩定邊坡的功能;茂盛生長的葉子,也能減少雨滴對脆弱土壤的撞擊,是水土保持的好幫手。臺灣七至九月多颱風、下大雨,此時臺灣欒樹不開花、不結果,保持植株體內的養分,不做無效的工。待颱風期過後,才開花結果,一直持續到隔年二月。當我看到臺灣欒樹結果,就知道颱風期要過了。臺灣欒樹的果實留在樹上的時間很長,眾多的果實也成為鳥類終年可得的食物。

  記得第一次看到「臺灣欒樹」的種子,我就純然的愛上了。

  那是何等奇特的結構!每粒種子的外面有二片薄膜,種子落下時,薄膜如同飛翔的雙翼,能減低種子與地面的碰撞。風起之時,風將裹著種子的雙翼,使種子飛翔到更遠之處。遠離母株,將使種子多得發芽的機會。種子落地時,翼膜經常覆蓋在種子的上方,能減少陽光對種子直晒,降低翼膜下土壤水分的蒸發,保持種子發芽所需的潮溼。

  臺灣山坡地多石礫,這種造型的種子,因具有薄膜上角質的緩衝,當山谷中的強風吹拂,使種子落地、滾動,種子亦幾乎不受傷害。種子的保存力,也使得許多山谷邊坡長滿臺灣欒樹,間接使土地多得保護。

存在的價值

  在有些國家,許多植物是沒有名字的,只有有用的植物,在地人才會為其命名。其實名字代表「存在」,不該受到有沒有用的影響。就像人一出生,會先取個名字,而非等將來「有用」,才有名字。

  在臺灣,許多植物皆有名字,這是一件感人的事,證明臺灣先民十分注重植物的存在。可惜這些名稱都是俗名,不易與外界溝通。國際間對於植物有共認的學名,做為植物的認定與知識的交流基礎。

  一八九二年,一名愛爾蘭的醫生亨利,前來臺灣打狗高雄的舊地名)採集植物,他在屏東附近(可能是鵝鑾鼻)發現臺灣欒樹。為了紀念他的發現,後來臺灣欒樹的學名,就他的名字Henry命名。

  我的岳母是杭州人,她有姐妹數人,我常跟著妻子去她們家拜訪。岳母排行老三,老二叫「小明的媽媽」,因她有個孩子名叫「小明」。小明的媽媽很喜歡植物,她曾來我的學校散步,我負責為她解說、拍照,服務頗周到。逢年過節,她也會煮許多好吃的食物跟我們分享。

十一  她老年罹患失智,後來住在陽明山一個老人養護中心。我知道她喜歡臺灣欒樹,有一次就推著輪椅讓她在樹旁觀看。當我們看到臺灣欒樹的樹葉掉落、種子在空中飛翔的軌跡,彷彿像個舞者在落幕前奮力的躍起、旋轉、落地,那瞬間是何等優美,竟是放鬆的隨風而行。觀賞時,時間在靜默中流逝,感到無比安詳與平靜。

十二  兩年後,她失智的情況更加嚴重,幾乎失去大部分的語言能力,後來身體不適,轉送到臺北的醫院。我常與妻子去探望她,妻子為她講話、按摩、擦藥,我在一旁唱詩、朗讀書本與聖經。離開醫院時,又看到臺灣欒樹,心中突然一陣感觸。啊!臺灣欒樹,你可知道,你為多少人帶來歡欣與盼望,無論遭遇任何困難的景況,讓我們的心,仍然可以舉著盼望的雙翼去飛翔。

 

羅傑斯 羅傑斯(Julia E. Ro-gers,西元一八八六一九五八年),美國自然科學作家。

欒 音ㄌㄨㄢˊ,植物名。無患子科欒樹屬,落葉喬木。羽狀複葉,卵形,邊緣具鈍齒。夏季開黃綠色小花。種子呈球形,黑色堅硬,可做數珠。

邊坡 山邊的護坡。

裹 音ㄍㄨㄛˇ,纏繞、包紮。

亨利 奧古斯汀‧亨利(Augus-tine Henry,西元一八五七一九三○年年),愛爾蘭籍醫生。曾於一八九二一八九五年間來到臺灣,進行大規模之植物採集工作。

靜默 沉默不出聲。

 

課文賞析

  本文共十二段,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先藉由羅傑斯的說法,強調人與植物的關係,體驗發現大自然的喜悅。第二部分(第二至六段)說明臺灣欒樹的特性與功用,並說明作者喜愛欒樹種子的原因。第三部分(第七至九段)說明植物名稱對人的價值,並簡述臺灣欒樹的命名由來。第四部分(第十至十二段)則轉寫人與植物的情感及欒樹帶來的盼望,並以欒樹種子飛翔來呼應第二部分。這種結合科學與文學的描述方式,除了知識性的說明外,佐以文學性手法的描述,也鋪陳了人從自然界感受的美感,強化了人與自然互動的重要。

  本課有以下二點值得學習及欣賞:

一、說明的層次性:本文以臺灣欒樹為說明對象,作者除了描寫其生長的環境、特性與功能外,也介紹其命名由來,使讀者對臺灣欒樹有更全面的認識。而末段則兼具總結及感染情意的作用,描述人與物間的情感與記憶,使本文富有人文關懷,提升說明文的層次。

二、兼具文學性的科普說明:本文在第四部分轉向人與植物的情感描述,除了呼應本文出處河馬教授說故事—大自然裡的生命教育外,也表明了科普文章不僅是知識性的闡述,也可以肩負情感表露,讓讀者從中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

 

 

看完文章後點點下面做個測驗吧

第一關測驗 (選擇25題)

第二關測驗 (選擇25題)

 

看看其他課文

 

 

回七年級資料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