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3寶島豐年

01豐饒之地

 

蔗糖的興起

大約在每年的十二月到三月間,雲林縣虎尾鎮進入製糖季,載滿甘蔗的五分車穿梭在糖廠、蔗園與街道上,空氣中也瀰漫著一股甜甜的香氣。

大約四百年前,臺灣開始發展製糖產業,蔗糖成為早期臺灣重要的出口商品,也曾是日本進口糖的主要來源,並使用在巧克力、牛奶糖、長崎蛋糕等甜點的製作上。蔗糖帶動了產地的繁榮,也使虎尾鎮有「糖都」之稱。

 

臺灣農業的多樣性

臺灣溫暖的氣候與豐沛的雨量適合許多農作物生長,例如:溫暖的平原適合種植稻米、甘蔗;涼爽且水氣豐沛的丘陵適合種植茶樹,這些農作物也都曾是臺灣重要的國際貿易商品。

隨著不同時期引入更多種類的農作物,以及生產技術的改良,如今臺灣的蔬果、花卉等農產品品質優良,不只提供民生所需,也受到國外市場歡迎。

 

農業的挑戰與未來

過去在種植農作物時,為了提升產量而不當的噴灑農藥,造成空氣、土壤與水源汙染,也影響人體健康。此外,砍伐陡峭山坡地上的樹木,來種植單一、低矮的農作物,使土地裸露,造成土壤流失。

近年來,臺灣的農業又面臨到國際貿易競爭、農村勞動力缺乏、國人的飲食習慣調整,以及食安與環境永續的觀念抬頭等挑戰。

為了使田地與農作能生生不息,臺灣正朝向推廣有機農業、休閒農業等發展,以提升農業的競爭力及附加價值,並提供國人更好的飲食環境。

 

畜牧業的發展與轉變

在臺灣的史前遺址中,已有飼養牲畜的遺跡;早期農村社會,人們也會在自家空地利用廚餘養豬、養雞等。現今牛、羊、豬、雞等禽畜已由早期的小規模、家庭副業方式,逐漸轉型成專業集中式經營的農牧場。

然而和國外的生產規模相比,目前臺灣畜產的生產成本仍偏高,也有畜牧汙染、傳染病等問題,現正朝向友善飼養、科技化及多元經營等目標來轉型。

 

漁業的挑戰與未來

臺灣島的海岸及臨近的海底地形各有特色,西部海域的海底平坦寬廣,東部海域的海底是落差極大的斜坡,提供海洋生物不同的生存環境。常年經過的海流也帶來南北洄洄游的魚類,豐富的魚類資源使臺灣沿海居民的經濟活動,與海洋有密切的關係。

臺灣的漁業以遠洋捕撈及養殖漁業為主,我國的遠洋船隻數量及鮪魚捕撈量在世界名列前茅,但是目前全球多數海洋魚類資源因過度捕撈,導致海洋漁獲正逐漸枯竭。

近年各界努力復育漁業資源及轉型觀光漁業,並以養殖漁業作為海鮮供應的重要來源。臺灣的水產養殖從可食用類到觀賞類水族生物皆有,技術聞名國際,有「養殖王國」之稱。

 

0340101家鄉的交通01陸運是非第一關 (20題)

0340101家鄉的交通01陸運是非第二關 (20題)

0340101家鄉的交通01陸運是非第三關 (20題)

0340101家鄉的交通01陸運是非第四關 ( 7題)

0350103寶島豐年01豐饒之地選擇第一關 (20題)

0350103寶島豐年01豐饒之地選擇第二關 (22題)

 

0350103寶島豐年01豐饒之地查成績

0350103寶島豐年01豐饒之地回五上南一社會

0350103寶島豐年01豐饒之地回社會目錄

0140101家鄉地圖小世界01生活中的地圖回五年級資料列表

 

 

 

一、蔗糖的興起

1. 現在:每年十二月到三月,雲林縣 虎尾鎮進入製糖季。

2. 以前

(1)大約四百年前,蔗糖成為臺灣重要的出口商品。

(2)日本進口糖來源,使用在巧克力、牛奶糖、長崎蛋糕的製作。

(3)蔗糖讓虎尾鎮有「糖都」之稱。

二、臺灣農業的多樣性

1. 溫暖氣候與豐沛雨量適合農作物生長

(1)平原適合種植稻米、丘陵適合種植茶樹。

(2)曾是臺灣的國際貿易商品,如福爾摩沙烏龍茶。

2. 不同時期引進的農作物和生產技術的改良

(1)農產品品質優良,提供民生所需,也受到國外市場歡迎。

(2)示例

˙鳳梨在日本熱賣,與香蕉同為東京奧運選用食材。

˙蝴蝶蘭享譽國際,曾有「蘭花王國」之稱。

三、農業的挑戰與未來

1. 困境

(1)為提升產量,不當噴灑農藥,造成環境汙染。

(2)為種植單一低矮作物,砍伐山坡樹木,造成土壤流失。

2. 挑戰

(1)國際貿易競爭。   (2)農村勞動力缺乏。

(3)國人飲食習慣調整。 (4)食安與環境永續觀念抬頭。

3. 解決方式

(1)透過混農林業方式開墾,以減少土壤流失。

(2)推廣有機農業、休閒農業等,提升農業附加價值,提供更好的飲食環境。

(3)示例

˙有機農業:宜蘭縣 三星鄉的魚茭共生。

˙休閒農業:臺南市 白河區的夏採蓮子冬挖藕、乘坐大王蓮。

四、畜牧業的發展與轉變

1. 以前

(1)史前遺址已有飼養牲畜的遺跡。

(2)早期農村社會會在自家空地利用廚餘養豬、養雞等。

2. 現在:由小規模、家庭副業方式轉型專業集中式經營農牧場。

3. 困境:生產成本偏高,畜牧汙染、傳染病等問題。

4. 解決方式:友善飼養、科技化及多元經營等目標轉型。

五、漁業的挑戰與未來

1. 魚類資源豐富的原因

(1)不同的生存環境

˙西部海域的海底平坦寬廣。

˙東部海域的海底是落差極大的斜坡。

(2)海流帶來南北洄游的魚類。

2. 魚類資源使沿海居民的經濟活動與海洋關係密切。

3. 漁業:以遠洋捕撈、養殖漁業為主,捕撈量名列世界前茅。

4. 困境:因過度捕撈使漁獲逐漸枯竭。

5. 解決方式:復育漁業資源及轉型觀光漁業,並以養殖漁業為海鮮供應來源。

6. 臺灣的水產養殖技術聞名國際,有「養殖王國」之稱。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旭子 的頭像
旭子

數位閱讀與測驗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