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聰明消費與理財
01今日的消費行為有什麼轉變?
多元的交易與支付方式
在貨幣出現以前,人們以物易物來獲取生活所需。隨著時代演進,人們使用貨幣進行交易,並衡量商品的價值。
不同國家或地區可能使用不同幣別,例如:臺灣使用新臺幣、日本使用日圓等。民眾到不同國家時,常需兌換當地的貨幣,或使用能在多數國家流通的貨幣,例如:美國的美元。
為了讓消費更便利,除了使用貨幣付費外,近年還發展出多元的支付方式,讓我們不用攜帶大量現金就可出門消費。例如:電子票證、信用卡、行動支付等。隨著多元支付方式的普及,可能出現衝動購物或過度消費等問題,因此,消費前,要考慮有多少金錢可以使用並做好規畫,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維護消費的安全與權益
今日,有許多人已習慣使用網路購物,雖然便利,卻有可能發生個人資料外流、不良賣家收款後未出貨,或寄出不對的商品等狀況。
消費前,我們可以先蒐集相關資料,查詢賣家的評價和信用,如有疑問可以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求證,培養對消費與購物的警覺性。
消費時,不買有危險性的商品,且要詳細閱讀商品說明及標示等資訊,並向業者索取品質保證書或證明文件。
消費後,如果買到問題商品時,可憑發票、保證書或購買證明,於期限內向賣家要求退錢或換貨。賣家確認商品確實有問題後,也應承擔責任,提供退、換貨服務。如果發生消費糾紛,可以撥打「全國消費者服務專線1950」諮詢,或向各地消費者服務中心,提出爭議消費申訴,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消費也能做到友善環境
近年來,企業快速生產平價且款式新穎的商品,吸引消費者大量購買,導致人們家中出現了許多不必要的物品。而企業賣不掉的大量商品,或是民眾用不到的許多物品被送進垃圾掩埋場後,不僅短時間難以分解,商品上的有毒化學染劑還會汙染土壤和水源。
面對過度生產與消費所產生的問題,許多企業開始採取永續的生產方式。例如:用天然材料製作服飾、製造過程減少使用有害環境的化學物質等。
身為消費者,可以選擇友善環境的商品及服務,並在日常生活養成友善環境的習慣。例如:愛惜物品延長它的使用期限、善用二手衣物網站幫舊衣找到新主人,或將舊物品重製再利用等。
是非第一關 (20題)
是非第二關 (15題)
選擇第一關 (20題)
選擇第二關 (20題)
選擇第三關 (15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