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險為夷

 

    吐蕃本是中國西部古老游牧民族羌人的一支,早就和中原的漢人有往來,唐朝時的接觸亦頗為頻繁,太宗貞觀年間,更與唐宗室通婚和親。安史之亂後,唐的國際地位出現了變化,西南防務無暇顧及,自此邊疆民族常乘機侵擾邊境。代宗廣德元年,吐蕃一度攻入長安,使代宗東逃至陝州,後在郭子儀的領兵抗禦下,吐蕃雖然退兵,卻仍時常威脅京畿重地及隴右、劍南諸地。大曆十二年,吐蕃又來犯,朝廷派崔寧應戰,告捷,據史書載:「破吐蕃十萬,斬首八千,生擒九百人。」

    韓雲卿〈平蠻頌〉一文即記此事。文中贊頌唐王朝對戰敗部族的處置極為妥當,使為惡者受到應有的懲處,自新者得到適合的嘉勉,「變氛沴為陽煦,化險阻為夷途」,即把原有的災禍之氣轉變成和煦的暖陽,坎坷堪憂的前途改造成平坦的道路。後來「化險為夷」從這裡演變而出,被用來形容轉化危險為平安。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及鋒而試

 

秦朝末年,秦軍被項羽擊滅後,項羽引兵進入秦都咸陽,殺了秦王子嬰(秦始皇孫),自立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讓他管理漢中一帶地方,其他諸侯將軍也被封了王。在那一年的四月裡,大家都停了戰,被封的諸侯各自領著軍隊到被封的地方去。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猿意馬

 

    參同契是道教最早有系統論述煉丹的書籍。全書分上、中、下三篇,典源主要在說明內在心性修養的方法。心思必須無所雜念,無所為,才能達到氣和的境界,在動靜之間也要常保平衡,時時調息<1>,於日常生活之中無所間斷。如果心思如猿猴不定的跳躍,像快馬四處的奔馳,而難以控制,就會讓神氣散亂,如此一來,想要修心養性,是不可能的。


文章標籤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速之客

 

    這句成語的意思是不經邀請,自己出現的客人。出自於《易經.需卦》。〈需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之一,重卦的組合是乾( )下坎( )上。乾代表陽,象徵正面、光明之境;坎代表水,象徵險難之境。下卦的陽氣上升挺進,但是因為上遇險難之境,有所阻礙,所以需要等待,以盼轉機來臨。〈需卦〉的「需」就是等待的意思。從相應的位置來看,上卦最上面的陰爻(上六)相應於下卦的最上面的陽爻(九三),而這個陽爻又帶動了底下的兩個陽爻。所以上六的爻辭說:「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陷入於穴,表示困難到極點;不速之客指的就是下卦的三個陽爻。雖然上六處於極艱難的境況,但是不斷有陽氣從下挺進,不召自來,只要不去排斥,恭敬相待,這些陽氣終將成為解除上六困境的助力,等到最後必然能獲得圓滿吉祥的結局。後來從這裡摘出「不速之客」一語,泛指沒有邀請就自己來的客人。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原作「天涯地角」。

    徐陵是南北朝有名的文人,自幼聰穎好學。他本是梁朝官員,陳霸先推翻梁朝自立為王,號陳武帝,徐陵於是任職於陳。國家的重要詔告文書,也多由徐陵起草。當時南方有許多歷史悠久的民族,與北方甚少融合。直到東晉,因為政治重心南移,南方民族才擴大和北方漢族的接觸及融合。

文章標籤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洩不通

 

    春秋時楚平王荒淫無道,娶太子建的妻子為妃,並把太子建遠派北方。忠臣伍奢直言忠諫無效,反被指有謀叛之心而遭囚禁,他的大兒子伍尚後來也被騙就逮,只有小兒子伍員(伍子胥)機警逃脫。

 

文章標籤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井底之蛙

 

    莊子是戰國時的思想家,他所生活的時代,百姓飽受戰火之苦,個人的生命在戰爭中就像螻蟻般的脆弱,朝不保夕。莊子自覺無法改變現實環境的殘酷無情,轉而思考個人如何在動盪的世間安身立命。他用了許多天馬行空,富於想像力的寓言,生動貼切的表達了他的中心思想。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毛皮之附

 

    春秋時代,晉國的公子夷吾因為在國內受到迫害,所以就逃亡到秦國,後來有感國內混亂,為了取得秦國支持他回國做國君,便答應秦國於事成之後,一定割讓五座城鎮給秦國作為酬謝。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日京兆

 

    西漢宣帝時,京都長安鬧賊,百姓家裡常常被賊光顧,鬧得家家戶戶雞犬不寧。當時京都的治安歸由京兆尹(相當於今日的首都市長)負責,可是歷任的京兆尹都無法把偷竊根絕。宣帝聽說在膠陳做官的張敞是個能吏,就張敞把調來做京兆尹。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顧茅廬

 

    東漢末年天下紛亂,打著「復興漢室」名號起兵的劉備,在屯田<1>新野時,從徐庶口中得知避居在南陽 隆中的諸葛亮是個能人<2>,於是前去拜訪,一連去了三次,才見到人。劉備不顧身分,一連三次專程拜訪的誠心,終於感動諸葛亮答應出山替他奔波效力。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提到了這件事:「先帝不以臣卑鄙<3>,猥自枉屈<4>,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後來「三顧茅廬」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對賢才真心誠意的邀請、拜訪。

 

文章標籤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