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260203生物與環境

03珍惜自然資源

 

3-1可再生資源與不可再生資源

  陽光、水、風力、動物、植物和礦產等都是我們所仰賴的自然資源。但是,並非所有的自然資源都是生生不息的,有些資源蘊藏量有限,終有用完的一天。

  想一想,哪些自然資源可以永續利用?哪些會逐漸耗竭?

陽光、水、風力、動物和植物等資源可以永續利用;而石油、煤、天然氣等資源會逐漸耗竭。

 

  合理使用的情形下,可以自然成長或不斷循環利用的資源,例如陽光、水、風力、動物、植物等,稱為可再生資源。而石油、煤、天然氣等,形成速度極為緩慢,因此一旦耗盡,短時間內無法再生,稱為不可再生資源。

 

 

3-2臺灣的發電能源

  所有的自然資源中,有些可以提供能量,作為發電及產生動力的能源。下列各種發電方式分別使用什麼樣的自然資源?

 

水。利用水往低處流的特性,推動水力機械(水輪機)轉動,再帶動發電機產生電能。

風。利用風力帶動風力機葉片轉動產生電能。

▲水力發電

▲風力發電

▲核能發電

礦物。利用鈾-235(235U)原子分裂反應產生的能量,將水加熱變成蒸汽推動汽輪機,再帶動發電機來發電。

▲生質能發電

有機物。利用微生物或酵素,將植物、廚餘等有機物質轉化成酒精、生質燃油或沼氣。

▲太陽能發電

太陽光。利用太陽能電池吸收太陽光,將光能轉變成電能。

▲海洋能發電

波浪、潮汐、海流等。藉由海水的流動推動水力機械(水輪機)轉動,再帶動發電機產生電能。

▲火力發電

包含煤炭、天然氣或石油等。利用燃燒產生熱能將水加熱變成蒸汽,推動汽輪機,再帶動發電機來發電。

 

 近年來臺灣的發電方式大多是以火力發電為主,再來是核能發電和再生能源。

  每一種發電方式都各有優缺點,例如火力發電的優點是容易取得燃料且電力穩定,不易受季節影響,缺點是燃料燃燒後,會產生許多汙染物、加劇溫室效應、燃料蘊藏量匱乏等問題。選擇哪一種發電方式,才能兼顧人類需求與環境保護,是我們應該思考的課題。

 

 

3-3綠色行動

 生活中,我們在享用自然資源時,不僅消耗資源,同時也對環境造成破壞,因此除了積極發展應用可再生資源的技術,也要保護環境,才能讓地球上的生物永續生存。

  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為保護環境盡一分心力?

我們可以採取實際行動,具體在「減量」、「環保選購」、「重複使用」、「回收再生」、「節能減碳」等方面採取綠色行動,為保護環境盡一分心力。

 

減量

▲節約用水、用電

▲自備購物袋,減少使用塑膠袋。

環保選購

▲不購買過度包裝的商品

▲選購有節能標章的產品

重複使用

▲外食自備餐具、茶杯。

▲將舊衣服轉送給需要的人

回收再利用

▲使用回收再製的再生紙

▲確實做好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

節能減碳

▲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減少開車。

▲使用有節能標章的產品

 

 

外來入侵種,不要來!

  臺灣生態豐富,許多動物、植物從很久以前就在臺灣這天然原始的環境中落腳,繁衍後代,這些生物稱為「原生種」,像是臺灣欒樹、臺灣黑熊、蓋斑鬥魚等,都是臺灣的「原住民」。

 隨著交通日益發達,全球不同地區的生物無意間隨著貨物或人員被帶到臺灣;有些則被刻意引進臺灣養殖,當作食物或寵物,最後又因為種種因素而被隨意的棄養或放生到自然環境中。這些原本不屬於臺灣的生物,其中有些適應良好,並大量繁殖,危害原生生物生存,而成為外來入侵種。

 例如常見的紅耳泥龜,俗稱巴西龜,在被人們隨意丟棄或放生後,就成為臺灣自然生態的殺手!巴西龜的生命力很強,在水質極差的環境也能生存,而且在臺灣沒有天敵,以水中的水草、魚、蝦、蝌蚪或蛙類為食。然而這些小生物同時也是臺灣原生種食蛇龜、柴棺龜、斑龜等的食物。

 這些原生種淡水龜對環境要求較高,如果溪流受到汙染,比巴西龜更難以適應,在食物競爭上也搶不過強悍的巴西龜,因此經過十幾年的時間,臺灣原生種淡水龜數量急遽減少,溪流、水池中幾乎只見巴西龜的身影,野生的柴棺龜、食蛇龜等則被列為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

▲紅耳泥龜(巴西龜)眼睛後有一紅色斑塊。

▲柴棺龜眼睛後有一黃色條紋,背殼中央有一明顯大稜脊線。

 

 植物方面,像小花蔓澤蘭也是令人頭痛的外來入侵種,它屬於藤本植物,生長速度很快,如果在森林邊緣發芽,很快就會順著樹幹或其他植物往上攀爬,長出許多葉子,遮蔽住其他植物,導致其他植物缺乏陽光而枯死。臺灣中部山區,在921地震後,山坡上出現許多新的崩塌地,小花蔓澤蘭靠著大量種子,強勢入侵這些山坡地,並且覆蓋剩餘的森林。

 生長數十年的樹木,只要被覆蓋幾個月就可能會枯死,森林下方的小樹苗和其他植物也長不出來,最後造成整片山都是小花蔓澤蘭。

  目前臺灣除了巴西龜、小花蔓澤蘭,還有許多外來入侵種生物,例如福壽螺、美洲牛蛙、琵琶鼠等,正在危害我們的生態。

 防治外來入侵種生物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讓它們進入臺灣,所以出國時,不要因為一時新奇,隨意將小動物或植物帶回臺灣。也不要任意購買進口動物當作寵物,已經擁有的寵物要好好飼養,絕對不可以隨意棄養或放生。同時要愛護大自然,保護原生種生物的生存環境。

▲小花蔓澤蘭覆蓋在其他植物上,導致該植物枯死。

 

想一想

  常在新聞報導中看到部分宗教團體舉行放生活動,你覺得這樣適當嗎?這對生態可能造成什麼影響?

不當的放生行為會對該處自然生態造成危害,使原有的生態失去平衡,嚴重時可能導致某些物種的滅絕。

 

碳足跡

  隨著節能減碳觀念的普及,許多人都知道,像是坐公車、喝飲料、打電腦等日常活動,都會直接或間接排放二氧化碳。但是怎麼知道排放的量有多少?現在,我們可以透過「碳足跡」的大小得知。

「碳足跡」是指一個活動或產品整個完整週期中所直接、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例如:購買一個鐵路便當品嘗時,從稻米、蔬菜的種植和豬的養殖,經採收原料、運送到廚房、清洗、烹煮;餐盒也得利用原料製作,並運送到廚房包裝食物;完成的便當再送到火車站等販賣據點;吃完之後的空餐盒還得送到回收場處理等。

 每一個便當在每個過程都會消耗地球上的石油、木材等資源,把這些消耗的物質和能源,換算成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最後就得出這個便當的「碳足跡」。

▲鐵路便當的製作、食用、回收完整週期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示意圖。

 

 許多企業已經開始追蹤產品生產時的碳足跡,除了試著減少碳足跡,也會向環保署申請相關證明,或是貼上「碳標籤」。

 我們不要輕忽個人的影響力,應該學著認識碳足跡和碳標籤,並且主動選擇購買碳足跡較少的產品。如此,就能推動企業在生產產品時,往更環保的方向前進,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保護我們的地球。

 

 

第一關測驗 ( 選擇 1-27題 )

 

第二關測驗(是非 1-28題)

 

查成績

回六下康軒自然

回自然目錄

回六年級資料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