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0105唐山過台灣

 

02移墾社會的發展

 

民變與械鬥    
    開墾時期,清朝政府未能及時建立秩序規範,使得社會動盪不安。此時,因官吏剝削與壓迫,導致了群眾集體反抗政府的事件
,稱為「民變」。清代民變事件頻繁,其中較知名的有朱一貴事件、林爽文事件。
1. 清初,各地行政中心以插植竹子做圍牆,在朱一貴率領民兵攻打鳳山縣時,官兵無法守住,潰敗而逃。事後,清朝政府加強防禦,建築鳳山城(高雄市左營區),是臺灣第一座土城牆。
2. 臺南市赤嵌樓的御賜記功碑,是清朝政府為紀念平定林爽文事件而建造。

朱一貴
福建省人,來臺後,在鳳山縣(今高雄市 內門區)養鴨為業。鴨子的群體性高,在養鴨人的指揮下,好像訓練有素的軍隊,因而鄉人稱他「鴨母王」。當時吏治敗壞,朱一貴率眾抗清。

林爽文
福建省人,來臺後在大里杙 (今臺中市大里區)從事開墾, 是臺灣反清復明組織─天地會的領袖。因官府緝捕天地會人士,林爽文率眾抗清。林爽文事件是清代臺灣最大的抗官事件,當時西部大部分地區多陷入戰爭狀態,歷時一年兩個多月。

    同祖籍的移民聚居在一起,往往為了保護產業,與其他祖籍的移民形成敵對的勢力,也經常發生集體衝突的事件,稱作「械鬥」。其中以閩粵 械鬥、漳泉械鬥最多,如臺北盆地內,漳州、泉州移民為爭奪耕地和水源,頻生摩擦,進而演變成大規模族群械鬥。
    民變和械鬥都曾造成族群遷徙和分居,但隨著開墾完成,臺灣社會秩序日漸趨於穩定。
3. 臺北盆地發生漳泉械鬥,死傷慘重;之後,設立「大觀書社」,讓漳、泉弟子一起讀書,增進彼此和諧。
4. 屏東縣佳冬鄉的隘 門是械鬥時防禦的據點,也是族群聚落的分界線。
5. 大眾爺廟是祭祀因械鬥、疾病而死亡的移民。

教育的發展
    在大規模土地開墾後,先民在此定居,教育文化隨之發展。私塾、書院和儒學陸續成立,是清代臺灣培育人才、傳播文化的中心。當時的教育,首重學生的品德培養,並傳授四書五經,準備參加科舉考試。

私塾:是清朝民間最主要的學習場所,大多由家族出資設立,以教育本族子弟。老師會視學生的年齡、程度給予個別指導,教導學生朗讀背誦、學習基本的讀寫能力,以及做人處事的道理。
書院:是由公家或私人所設立的高等學校,聘請有名望的學者來講學,也重視學生自修和相互討論,老師及學生都要住校。
儒學:清朝地方政府所設置的官方教育機構,主要負責推動、執行儒學教育,為國家培育為官人才。

1. 論語是四書當中的一本書籍,現代常舉辦小學生背誦論語活動。
2. 南投縣藍田書院,是清朝時當地的第一座書院。書院旁另建有房舍,供師生居住。

原住民族的漢化
    臺灣的原住民族原本各自保有獨特的文化,十七世紀以後,隨著來臺漢人的人數增加,其風俗習慣成為主流,也主導了臺灣的政治與經濟活動。與漢人接觸頻繁的平埔族人受到很大的影響。
    漢人不斷與平埔族人通婚、租地耕作、買賣,平埔族人因此融入漢人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清朝政府鼓勵讀漢文、使用漢姓的政策,亦造成他們的語言快速流失,失去原有的社會文化。而高山族因位居高山地區,受漢化影響較少,仍能保有原來的文化。
1. 清朝政府在平埔族部落成立社學,推廣四書五經。
2. 漢化的腳步也進入深山,改變了某些婦女與兒童的服飾。
3. 高山族努力保存傳統文化與祭典,例如:卑南族以猴祭訓練青少年的體能和膽識,其習俗延續至現今。

港市的興起
    隨著漢人不斷的開墾,稻米和蔗糖等農產品增加,可銷往大陸;另一方面,臺灣也需要更多來自大陸的日常用品,促使臺灣與大陸間貿易往來頻繁,帶動臺灣商業發展。
    當時臺灣西部沿海、沿河地區出現許多港口城市,當中以府城(今臺南市)、鹿港、艋舺(今臺北市萬華)最為繁榮,諺語「一府二鹿三艋舺」就是這種情形的寫照。
1. 臺北市萬華區的剝皮寮是清代北臺灣重要的商業中心,店鋪林立。
2. 清朝時臺灣主要向大陸輸出稻米、蔗糖,輸入則以藥材、紡織品(衣物)為主。

    在港口城市,各商行為了商議工資、貨物價格,以及航班船隻與運費等問題,便組成名為「郊」的商業組織。「郊」不但建立起臺灣商業規範、共同拓展貿易,也積極參與地方公共事務。
    郊商在熱絡的發展一段時間後,因淡水河、鹿港開始淤積,再加上日後臺灣開港通商,無法與外國商行競爭,因此逐漸沒落,最終消失。
3. 泉郊會館是商人的辦事處。泉郊專門經營臺灣與泉州地區之間的貿易,是鹿港規模最大的郊。
4. 文開書院由鹿港各郊商出資興建,利於地方學子就學,也使文風更加興盛。
5. 鹿港港口淤積後,大船無法直接駛入碼頭,貨物改以竹筏轉運。

清朝時期
1684 ∼ 1895年
1684年 臺灣正式納入清朝版圖;並頒布渡臺禁令
1719年 施世榜興建八堡圳,為清代臺灣最大的水利工程
1721年 發生朱一貴事件
1722年 清朝設立「漢番界碑」,限制漢人開墾範圍
1760年 郭錫瑠興建瑠公圳
1786年 發生林爽文事件
1787年 吳沙率眾進入蛤仔蘭(今宜蘭地區)拓墾
1835年 姜秀鑾受官方諭令與林德修合組「金廣福」墾號,進入新竹北埔拓墾
1838年 曹謹興建曹公圳
1860年 清朝政府開放滬尾(淡水) 、安平為通商港口
1863年 清朝政府開放雞籠(基隆) 、打狗(高雄) 為通商港口
1871年 琉球人民漂流到臺灣南端,遭高士佛社原住民族殺害
1872年 馬偕牧師在淡水開始傳教
1874年 日軍侵臺,發生牡丹社事件,清朝政府治臺政策轉為積極
1875年 沈葆楨興建恆春城;清朝政府取消渡臺禁令
1876年 億載金城完工
1884年 清法戰爭爆發,戰火波及基隆、淡水
1885年 清朝政府宣布臺灣建省,劉銘傳為首任巡撫
1887年 臺灣鐵路開始動工
1888年 劉銘傳於臺北設立郵政總局
1893年 臺灣鐵路臺北至新竹段通車,全線可由基隆到達新竹
1894年 清朝政府與日本爆發甲午戰爭

 

是非第一關(25題)

是非第二關(25題)

是非第三關(20題)

 

選擇第一關(25題)

選擇第二關(25題)

選擇第三關(29題)

 

勾選第一關(16題)

 

 

查成績

回五上翰林社會

回社會目錄

回五年級資料列表

 

 

一、民變與械鬥

事件

起因

舉例

民變

官吏剝削與壓迫,導致群眾集體反抗政府

朱一貴事件、林爽文事件

械鬥

同祖籍的移民聚居在一起,為了保護產業,與其他祖籍的移民形成敵對的勢力,而後發生集體衝突

閩粵械鬥、漳泉械鬥

 

二、清代教育場所

場所

特色

私塾

‧清朝民間最主要的學習場所

‧大多由家族出資設立,以教育本族子弟

‧老師會視學生的年齡、程度給予個別指導

‧教導學生朗讀背誦、學習基本的讀寫能力和做人處事的道理

書院

‧由公家或私人所設立的高等學校

‧聘請有名望的學者講學

‧重視學生自修和相互討論

‧師生都要住校

儒學

‧清朝地方政府所設置的官方教育機構

‧主要負責推動、執行儒學教育

‧為國家培育為官人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