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0103台灣遠古的故事

 

02悠遊台灣史前行

 

    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推測:早期人類在臺灣陸續創造出不同的文化,其中以長濱文化、圓山文化、卑南文化和十三行文化最具代表性。
臨海生活的長濱文化
    長濱文化約在5萬年前出現,5,000年前消失,主要分布在臺灣東部及恆春半島。他們遺留下來的物品以石器為主,還有獸骨、魚骨等。
    長濱人通常住在岸邊的洞穴裡,已經會使用火,以及用敲打石頭的方式製作石器,主要靠採集、狩獵、捕魚的方式取得食物,還沒有任何農耕跡象。
長濱人以敲擊的方式製作礫 石石片,用來宰殺鹿或魚。

以貝塚聞名的圓山文化
    圓山文化距今約4,500年到2,000年前,遺址分布在東北部海岸及臺北盆地。
    當時的臺北盆地是一座湖,圓山人住在湖邊,將吃剩的貝殼丟在一起,經過日積月累就形成了「貝塚 」。
    圓山人已經學會以磨製的方式製作石器
,也懂得製作陶器。食物來源除了採集、狩獵、捕魚外,也會種植農作物。

2. 圓山文化的房屋建材為木材,時日一久已經腐蝕,僅剩下柱洞遺跡。
3. 貝塚是圓山文化顯著特徵,遺址位於今日臺北市的圓山公園內。

玉石發達的卑南文化
    卑南文化距今約3,500年到2,000年前,主要分布在東海岸地區。他們也懂得製陶、使用磨製的石器,因為有了農業和畜養動物的行為,所以開始定居,並形成聚落。
    卑南文化的特色是大量使用石材,包括石柱、石杵、石臼、石刀,以及石板棺;玉器的使用也非常普遍,會佩戴各種玉石飾品。
2. 卑南遺址出土的石板棺群。由於放置方向一致,推測可能具宗教方面的意義。
3. 立於卑南遺址上的石柱,推測當時是用來作為房屋的結構。

進行海外貿易的十三行文化
    十三行文化分布在北部海岸和臺北盆地,距今約2,000年到400年前。他們以農業、狩獵、捕魚為生,住在干欄式房屋裡,擁有煉鐵技術,使用銅、鐵金屬器具。

    在出土的文物中,有大量外來的金、銀、銅、瓷、玻璃等器物,甚至還有許多中國漢人的銅錢,考古學家推測當時的人與中國等外地有貿易往來。
4. 由遺址中所發現的手環、銅幣等,可以知道當時的十三行人與外地已有貿易往來。

 

 

是非第一關 (25題)

是非第二關 (26題)

 

選擇第一關 (25題)

選擇第二關 (25題)

選擇第三關 (27題)

 

勾選第一關 (7題)

 

 

查成績

回五上翰林社會

回社會目錄

回五年級資料列表

 

 

 

臺灣的史前文化

文化名稱

時間

分布地區

生活方式

長濱文化

5萬年前~

5,000年前

臺灣東部、恆春半島

臨海生活

住在岸邊的洞穴裡

已會使用火

打製石器

採集、狩獵、捕魚

圓山文化

4,500年前~

2,000年前

東北部海岸、臺北盆地

臨湖而居

磨製石器

懂得製作陶器

採集、狩獵、捕魚、種植農作物

卑南文化

3,500年前~

2,000年前

東海岸地區

磨製石器,大量使用石材

懂得製作陶器

會用玉石磨製成各種飾品來佩戴

有農耕技術及畜養動物的能力

開始定居、形成聚落

十三行文化

2,000年前~

400年前

北部海岸、臺北盆地

農耕、捕魚

‧住干欄式房屋

有煉鐵技術

使用銅、鐵金屬器具

可能與中國等外地有貿易往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