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之盟

 

    春秋時代,強大的諸侯常對弱小的諸侯侵略,希望侵占小國而擴張自己的勢力。楚國是東周時代較強大的國家,當周桓王十二年時,楚國忽然派兵去攻打絞國,在絞國的南門外駐了兵,然後派一部分人去山上砍柴做燃料,卻又故意不派兵去保衛,那些採薪人沒人保護,絞國便出動了一批兵力去追捕,結果拘捕了三十多人。


    第二天,絞國的兵士都爭著上山捉人,一直追到山裡去了。這時,楚軍便悄悄的開到北門,阻斷了絞軍回來的道路,並在山下埋伏,待絞國兵士下山時,便中了伏擊。絞國城內兵力非常單薄,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打了個大敗仗。沒奈何只得跟楚國訂了一個喪權辱國的「城下之盟」,絞國便從此做了楚國的附庸。


    這段故事在於左傳。後來的人便將因強敵兵臨城下,而被迫投降媾和,並接受屈辱條件,叫做「城下之盟」。例如在歷史上有不少的弱小國家被強國侵略,或是力戰而敗,或是不戰而屈,結果訂立的喪權辱國的條款,這種情形便可稱之為「城下之盟」。

 

 

 

看完文章後點點這裡做個測驗吧

 

 

回成語列表

 

 

回三年級資料列表

 

 

 

城下之盟

ㄔㄥˊ ㄒㄧㄚˋ ㄓ ㄇㄥˊ

 

漢語拼音      

chéng xià zhī méng

 

釋義      

敵國軍隊兵臨城下,抵擋不住,被迫與敵人簽訂的和約。◎語出《左傳.桓公十二年》。後用「城下之盟」泛指被迫簽訂的屈

 

例  句       

01    戰爭結束後,失敗的國家,也只有簽訂城下之盟。

02    清朝統治者屈服於外敵壓力,屢次簽訂城下之盟。

03    如今敵眾我寡,只好簽下城下之盟,以減少傷亡。

04    八國聯軍攻佔北京,迫使清朝政府簽訂城下之盟〈辛丑條約〉。

05    我們兩家公司實力相當,既談合併就要公平,怎能逼我們簽下城下之盟,完全受制於他們?

06    宋朝因為積弱,所以和外族交戰,往往無論勝敗都簽下了城下之盟,蘇洵因此寫了一篇〈六國〉來諷刺。辱性條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