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大石頭」
張嘉驊 取材自史蒂芬‧柯維 與時間有約
媽媽有一天用箱子裝了一個寬口罐子、好幾塊大石頭、一桶小石子和一大瓶沙子,準備隔天帶去公司。我很好奇,便問:「媽,你帶這些東西去公司做什麼?」
媽媽回答說:「我想為員工做一個實驗,跟他們談做事情的觀念。」
我更好奇了:「做什麼實驗?難道是變魔術?」
媽媽說:「想知道的話,我現在可以先表演給你看。」
媽媽將寬口罐子擺在桌上,然後把那些大石頭全都放進罐子裡,而石頭疊起來的高度剛好到罐口。媽媽問我:「這個罐子是不是放滿了?」
我點頭說:「是。」
媽媽又拿起一桶小石子,倒了一些在罐子裡,搖了搖,小石子紛紛落到大石頭之間的空隙。媽媽笑了笑,問我:「罐子現在滿了嗎?」
現在,我只敢回答說:「不一定。」
「很好。」接著,媽媽把一大瓶沙子倒進罐子裡,只見沙子也都跑進小石子之間的空隙。媽媽再一次問我:「罐子滿了嗎?」
我已經學聰明了,喊說:「沒有!」
「好極了!」媽媽到廚房去取來一小盆的水,將水倒入罐子,直到水幾乎溢出罐口。媽媽問我:「看完這場表演,你有什麼想法?」
我想了一下,疑惑的說:「它是不是在告訴我們不要浪費時間,要充分利用空檔,多做一些事?」
「說得不錯,但是有一點比你說的更重要:罐子就這麼大,如果不先放進大石頭,等放了小石子、沙子和水,還放得下大石頭嗎?」
「哇!這些話很有道理。」我眼睛一亮,恍然大悟:「我懂了!為什麼老師在幾天前就交代的作業,而我總是在交作業的前一天晚上才趕工,甚至做不完。原來,我都把寫作業這樣的『大石頭』挪到最後才放進罐子裡,難怪會出問題。」
「很高興你能明白這個道理。」媽媽笑著說:「讓我再多告訴你一些:事有輕重緩急,重要而急迫的事,當然得優先處理。至於重要而不急迫的事,很多人往往會拖到最後才做,以致狀況百出。所謂『要事第一』,這個原則也可以用來思索我們的人生規畫。想想看,什麼是我們生命中必須擺在第一位的事?不管選擇是什麼,總要把它先放進來。」
那天晚上,我提早做完功課,比平常更早就寢。那種舒坦的感覺真好!躺在床上,我想起媽媽所做的實驗,在心裡開始想一個問題:「什麼是我生命中的『大石頭』?」這個問題重要而不急迫,不論答案是什麼,我必須早點兒去思考。
1.罐子:裝盛東西的圓筒形器皿。
例句他用鐵槌敲開那個生鏽的罐子。
2.桶:計算桶裝物的單位。
例句這桶水的重量剛好是十公斤。
3.空隙:中間空出的地方。
例句這扇門的縫上有個空隙,難怪屋內會覺得這麼冷。
4.疑惑:懷疑、不明白。
例句他用疑惑的眼神望著我,好像對我的決定沒什麼信心。
5.空檔:事物輪替時的間隔時間。
例句這場會議實在枯燥無聊,因此他趁著休息的空檔開溜了。
6.挪:推移、移動。
例句不好意思,要麻煩您挪一下位置。
7.規畫:計畫、謀畫。
例句根據原先的規畫,今天要把這些項目完成。
8.就寢:上床睡覺。
例句爸爸就寢前有聽音樂、看書的習慣。
9.舒坦:舒暢平和。
例句經過大家的安慰之後,她心裡覺得舒坦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