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榕樹下讀報紙

 

李潼


  我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有七年的時間,在每個星期天下午,為祖父和他的老朋友讀報半小時。這個「每週一報」的語文經驗,居然成為我走上寫作之路的重要練習之一。


  一個頂多只認得千把字的少年,靠著膽大和不忍讓祖父期待落空,在門前榕樹下的石椅展開報紙,大聲的報告新聞。起先,聽我讀報的只有祖父一人,名聲傳出去後,漸漸來了一些流動聽眾。祖父和他的老朋友蹲著、坐小椅子或靠著榕樹幹,將我圍住,聽我以臺語發音報導新聞:太空人到月球散步、流浪三兄妹環島尋親、少年棒球隊揚名世界……社會新聞的人生百態,在我的轉化處理、精心安排和聲調配合下,讓我的「每週一報」,真是叫好又叫座。


  為老人讀報紙,想要避免他們精神不集中,我得思考:什麼樣的新聞是阿公們感興趣的?我應當從哪一條新聞開始播報,好讓他們覺得「開場便有好戲」?社會新聞裡的人情冷暖該怎麼穿插?而在我讀報的同時,需要將以國字寫成的新聞轉換為臺語播出,這翻譯的工夫,除了讓我體會兩種語言的微妙差別外,同時也察覺文字和語言的不同。這個具有挑戰性的工作,難在需要短時間完成;難在需要自我嘗試、無師自通。


  這些讀報經驗,帶給我寫作上的微妙影響,在時日久遠後,更加明白。只是,給我讀報機會的祖父,始終不知道,他間接幫助了一個作家的形成。

 

 

看完文章後點點這裡做個測驗吧

 

 

看看其他課文

 

 

回四年級資料列表

 

 

1 作者認為「每週一報」的經驗對他影響最大的是什麼?提取訊息

(「每週一報」的經驗,成為作者走上寫作之路的重要練習。)

 

2 第二段提到的「流動聽眾」請問是指誰?推論訊息

(「流動聽眾」指祖父的老朋友。)

 

3 作者的「每週一報」為何能叫好又叫座?詮釋整合

(兒童自由發表。例如:

以臺語發音。

尋找聽眾感興趣的新聞。

用心安排新聞順序。)

 

4 為什麼讀報對作者而言,是個頗具挑戰性的工作?推論訊息

(兒童自由發表。例如:

作者年紀小且識字不多。

需要轉換語言。

需要短時間完成。

只能自我嘗試、無師自通。)

 

5 你認為作者是個什麼樣的人?請從課文找出理由,支持你的說法。詮釋整合

(兒童自由發表。例如:

有耐心:每個星期天下午讀報,而且長達七年。

孝順:不忍讓祖父期待落空,願意讀報給祖父聽,且翻譯成臺語、精心安排新聞順序,時間長達七年。

懂得規畫:尋找聽眾感興趣的新聞、知道如何安排新聞順序以吸引聽眾。)

 

6 本課的引號有什麼作用?比較評估

(「每週一報」、「開場便有好戲」,都有吸引讀者注意以及強調的作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