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三公

 

    春秋時代,晉獻公在晚年昨時候去伐小國驪戎,驪戎送了兩個美女給獻公,一個是驪姬,一個是少姬。後來兩個都生了男孩,驪姬因得獻公寵愛,所以獻公要立驪姬的兒子為太子。


    當時晉太子申生屢立戰功,獻公沒理由廢掉他,驪姬便提議將太子申生放出去守曲沃(晉國大城〉,另二個兒子重耳、夷吾派去守蒲與屈兩個小城。當時蒲與屈兩地都是一片空地,獻公命大司空士蒍去築城。士蒍到了那裡,命人用柴草夾在泥土中,很草率的完成了築城的工作。


    有人便說:「你築的城恐怕不堅固吧?」他笑著說:「過幾年後,這裡便是仇人的城了,何必要堅固呢!」
夷吾知道了這事而去告訴獻公,獻公派人去責備士蒍,他於是作了一首詩,說:「狐衷龍茸,一國三公,吾誰適從?」意思是權貴者眾多,各說其是,不知怎樣做才好。
這是左傳裡的一段記載,後來的人便將士蒍詩中所說的「一國三公」引為一句成語,來形容主持政事的人太多,意見龐雜,號令不統一,使下屬無所適從。
比如一個國家,雖有總統,又有總理,但實權卻操在各個有勢力的政黨手中一派要這樣做,另一派又要那樣做,常常使得國家的法令變動不息,做老百姓的便會有所不知所從的困擾。

又比如一間大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各有意旨各級主管又參入各自的意見,這樣一來,下層辦事的人便不知如何是好。這種情況,都可稱做『一國三公』。

 

 

看完文章後點點這裡做個測驗吧

 

 

回成語列表

 

 

回五年級資料列表

 

 

 

一國三公

ㄧ ㄍㄨㄛˊ ㄙㄢ ㄍㄨㄥ

 

釋義      

春秋時晉獻公命士蒍為重耳和夷吾築城,士蒍敬守君命,但為免除後患,只得草率完工,賦詩:*孤裘尨茸,一國三公,吾誰適從。*典出左傳˙僖公五年。後比喻政令出於多門,事權不統一,使人無所適從。唐˙劉子元˙上蕭至忠論史書:*十羊九牧,其命難行,一國三公,適從安在?*

 

造句

01這間分公司內部「一國三公」,所以最後關門大吉。

02這件事情本來不會那麼復雜,就是因為「一國三公」,使得大家無所適從,越弄越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