鮭魚產卵,力爭上游

 

題解

  本文節選自拜動物為師,是一篇介紹動物習性知識的文章。鮭魚(Salmon)出生於淡水中,而後游往大海。當產卵季節來臨,牠們為了使卵子有良好的發育環境,免於掠食者的捕殺,會從大海游回其出生的河流上游,此遷徙行為稱之為「產卵洄游」(Spawning Migration)。作者嘗試從知識性、啟示性等角度,在鮭魚的行為習性中看見能夠啟發人類、值得學習的精神,因而創作此文。

 

作者介紹

  郭泰,生於民國三十五年(西元一九四六年)。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 聞學系。曾任世新大學講師、哈佛企管顧問公司副總經理等職。目前除了寫作之外,也對外講授企劃、創意、行銷等課程。作品曾榮獲金鼎獎、金書獎。著有拜動物為師幽默百分百系列王永慶奮鬥史等書。

 

課文與注釋

  鮭魚是名貴的海釣魚與食用魚,棲息在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寒冷水域。牠跟其他魚類在外型上最大的差異,是在背鰭與尾鰭之間多長一個小小的脂鰭。

  鮭魚是典型的洄游移棲魚類。牠通常出生在溪流的上游,達一歲左右就離開家鄉,順著河流游向茫茫的大海。到了五至八歲之時,鮭魚在大海發育成熟之後,仍會游回出生之溪流中產卵繁殖下一代。

  這一段洄游的旅程,大多在一六○至三二○公里之間,最長可達二千公里。每年九至十一月的生殖期間,成熟的鮭魚從原來的銀白色變成淡紅色,成群結隊溯河而上,返鄉產卵繁殖,其隊伍總計數千條,甚至達數萬條之多,綿延幾十公里,非常地壯觀。

  牠們逆流而上,沿途不但要克服湍流、瀑布、岩石等重重的障礙,而且還要躲避水獺、大熊的襲擊,以及人類的捕捉。歷經種種的困難與危險之後,才能夠抵達目的地。不過,稍不留神,返鄉之旅就變成死亡之旅了。

  鮭魚究竟用什麼方法找到原來的出生溪流呢?科學家們對此尚無定論,有人認為鮭魚可能像一些候鳥一樣,根據太陽與星辰來判定方位;有人認為鮭魚的母河有一種特殊的味道,牠們根據這種味道找到原來出生之處。可能上述兩點原因都跟鮭魚知道牠們的返鄉路徑有關。

  鮭魚只要踏上返鄉之旅,一入淡水即不再攝食,因此在抵達目的地時,不但筋疲力盡、傷痕累累,而且體重都減輕三分之一左右。

  此時,牠們使出最後的精力,在河底挖掘產卵場,然後雌鮭產卵,雄鮭向產下的卵子灑下精子。雙雙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之後,即隨水漂流,力竭而死。

  臺灣也有鮭魚,產在大甲溪的上游,也就是在梨山以上的溪流中,名叫櫻花鉤吻鮭。由於臺灣的河流短促,每逢冬季河床往往乾涸,因此這種鮭魚為了適應環境,已經喪失洄游移棲的習性,而習慣在溪流中度過了一生。

  成功最大的阻礙就是放棄。愛迪生曾說,全世界的失敗,其中有百分之七十五只要繼續堅持下去,原本都會成功。

  當我們做任何事遭遇挫折,想要放棄時,請回顧一下鮭魚洄游產卵時,那種不屈不撓的毅力,與堅持到底、力爭上游的精神。

 

棲息 休息、停留。棲,音ㄑㄧ

洄游 海洋中一些生物為適應其生活上的需要,如覓食、產卵等,而沿一定方向,有規律的往返移動。

溯河 逆河川而上。溯,音ㄙㄨˋ屋ˋ。

綿延 連續延長。

湍流 急流。湍,音ㄊㄨㄢ

襲擊 趁人沒有防備的時候,突然發動攻擊。襲,音ㄒㄧˊ

定論 確切不變的論斷。

母河 指鮭魚出生的那條河流。

攝食 攝取食物。

筋疲力盡 筋肉疲憊,氣力耗盡。形容非常的疲累。

傷痕累累 形容受傷後所留下的傷痕很多。

傳宗接代 使宗族的生命世代延續不絕。

力竭 力氣窮盡。竭,音ㄐㄧㄝˊ

短促 原指時間短暫而緊迫。在這裡指河川短小,流水迅速。

乾涸 水分乾枯。涸,音ㄏㄜˊ

愛迪生 湯瑪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西元一八四七~一九三一年),美國知名科學家、發明家、企業家。

不屈不撓 不因為受阻礙而屈服。撓,音ㄋㄠˊ

 

課文賞析

  作者在文中敘述鮭魚為了達成繁殖後代的任務,奮力克服障礙、逆流而上、完成使命、力竭而亡的洄流歷程,藉此啟發讀者應當效法鮭魚不屈不撓的精神。全文共十段,可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作者介紹鮭魚的棲息地及外觀特徵。第二部分(第二至四段)說明鮭魚洄游產卵的特殊習性與歷程,並敘述其在洄游的旅程中所要克服的種種困難與危險。第三部分(第五段)說明鮭魚能準確地洄游返鄉的可能原因。第四部分(第六至七段)敘述鮭魚踏上返鄉之旅後不再攝食,抵達目的地時已筋疲力盡,但仍必須用盡最後的精力方能完成繁衍後代的任務。第五部分(第八段)作者舉出臺灣的鮭魚—櫻花鉤吻鮭作為對比。第六部分(第九至十段)認為鮭魚「力爭上游,堅持到底」的堅毅美德足以啟示讀者:成功之門就在於「不放棄」。作者在拜動物為師的自序中說:「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其實,不僅他人可以當我們的老師,即使是動物,也可以成為我們學習的對象。

  本課有以下二點值得學習及欣賞:

一、運用客觀性描述手法:全文採第三人稱的客觀視角,敘述鮭魚的生長環境及洄游過程,除最後一段(出現「我們」一詞)外,全篇均以「鮭魚」、「牠們」為主詞,客觀地向一般讀者解說科學知識。

二、以勵志的筆法詮釋:以人性化的觀點來詮釋動物行為,使讀者在閱讀科學知識同時,又能獲得品德素養的啟發。

 

 

 

看完文章後點點下面做個測驗吧

第一關測驗 (選擇25題)

第二關測驗 (選擇25題)

 

看看其他課文

 

 

回七年級資料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