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0102聲音與樂器

04噪音與防治

 

噪音

樂器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但是生活中也常聽到某些吵雜、刺耳或令人難受的聲音,例如:工地的施工聲音、車子的喇叭聲、大聲說話或嬉鬧的聲音等。因為每個人對聲音的感受不同,所以當聲音超過法令所管制的音量,或是會對身心產生不良效果的聲音,都叫作噪音。

噪音的管制標準是以分貝值為依據,分貝(dB)是聲音強度的單位,而一般人能聽見的聲音範圍約為0~140分貝。令人感到舒適的環境通常為50分貝以下;70分貝的環境,容易讓人焦慮、無法專心且影響學習;若長期處於85分貝以上的環境,就可能使聽力受損。

 

噪音防制

  長期生活在噪音環境中,對人體的生理及心理上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改善噪音的問題,除了政府的法令規範與管制外,更需要從個人做起。想想看,自己要如何避免製造噪音?

說話輕聲細語、在室內不用力跑跳、電話鈴聲保持適當音量等。

 

日常生活中,可以應用哪些方法來降低噪音?

在家裡看電視時,要保持適當的音量。

在校園活動時,我可以降低音量,避免大聲喧嘩。

道路旁的隔音牆和行道樹,可以阻隔車輛行駛產生的噪音。

 

落實噪音防制工作,在現今的社會日形重要。除了利用各種隔音或吸音器材外,人人都應發揮公德心避免製造噪音,才是治標又治本的最佳方法。

 

聲音的速度

聲音可以藉由空氣傳播,你知道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嗎?據說在西元1709年,有個英國人德罕姆(William Deham,西元1689~1716年)進行了一項實驗,他站在一座教堂的頂樓,注視著19公里外正在發射的大砲,計算大砲發出閃光後,到聽見轟隆聲之間的時間,計算出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之後再經過其他科學家的驗證與修正,得到了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在氣溫20℃時,聲音每秒可行進343公尺(每小時1236公里)。

除了空氣可以傳遞聲音之外,液體和固體也可以是傳播聲音的介質,而且聲音在液體和固體中的傳播速度都比空氣來得快!聲音在水中傳播的速度,大約是在空氣中的5倍;在鋼鐵中傳播的速度則比空氣中快了近20倍。

※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快慢為:固體>液體>氣體,而且聲音的速度與介質、溫度均有關。

 

溫度

  空氣的溫度稱為氣溫,水的溫度稱為水溫,而人體的溫度當然就是體溫。大多數的物質會受到熱的影響而改變形態,例如:固態的冰受熱會變成液態水,水受熱則會變成氣態的水蒸氣。有些物質需要在非常高的溫度下吸收很多熱才會從固態變成液態,例如鐵、玻璃等,所以鐵和玻璃常用來製作耐高溫的容器。

夏季的天氣通常很炎熱,這樣的氣溫大約是攝氏幾度呢?

中央氣象局根據氣溫將天氣舒適度分為六級指數(如下表),而臺灣七月、八月的月平均氣溫大約是28~29℃,有時甚至會超過30℃,再加上臺灣的溼度較高,因此感覺更為悶熱。

 

音樂

音樂是聲音組成的藝術,包含樂器、人聲以及自然界的各種聲音。人們透過音樂來表達情感或想法,也會透過欣賞音樂來舒緩或振奮心情。

作曲家常利用樂器來創作樂曲,再透過音符與五線譜來記錄樂曲中聲音的高低與長短。演奏家在表演時,藉由不同演奏的技巧,例如:演奏力道的輕重、演奏的流暢度等,就會讓同樣的樂曲產生不同感受。

緩慢和急驟的節奏帶給人什麼樣的感受?

緩慢的節奏給人放鬆、舒緩或慵懶的感覺,急驟的節奏給人輕快、有精神或緊張的感覺。

以直笛和鋼琴演奏同一首樂曲,聽起來會有什麼不同?

直笛每次吹奏出單一個音,能吹奏的音域較窄,吹奏出的樂曲感覺較為質樸;鋼琴可以同時演奏出多個音,能彈奏的音域較廣,表現出的樂曲較豐富。

 

是非第一關 (25題)

是非第二關 (12題)

 

選擇第一關 (25題)

選擇第二關 (8題)

 

 

查成績

回六上翰林自然

回自然目錄

回六年級資料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