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壤而歌

 

陶唐時代的盛君堯帝統治著中國,已經過了五十年了。他對自己的政績雖然頗為滿意,但仍然十分虛心,不敢自信自滿,有一天,他穿上的平民的服裝,親自到民間去察訪,希望能從民間確實知道自己政蹟的好壞。


當他步行到了康衢(一條四通八達的大路)的時候,恰巧有一位老人吃飽了飯,正優遊閒暇的拿起一塊泥土,一面敲打拍子一面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這首歌詞的意思是:日出了,我便工作;日落了,我便休息;鑿好了井,足夠供給我喝;種好了田,足夠供給我吃。帝王的恩惠對於我有什麼用處呢?


這一首歌充分表現著這位老人長期處於太平盛世,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雖然有賴聖君的德政施惠於民,但他早已視為當然,絲毫不覺得帝王對自己有何重要。


後人把這位老人叫做康衢老人,把他在含哺鼓腹而歌(哺和餔字相通,作進食解,含哺,吃飽了的意思;鼓腹,是說他有一個飽滿的肚子,這就是形容飲食充足的意思。)的那首歌詞稱為「擊壤之歌」,因為這是一面敲擊著泥土裡面唱的。


這段故事相傳下來,人們便移用著「擊壤而歌」、「含哺鼓腹」、「鼓腹而歌」,或是「康衢歌舞」等字句,作為豐衣足食、歌頌太平盛世的詞語。

 

台灣在大有為政府的領導下,百姓「擊壤而歌」。
歷史上,從漢文帝到武帝的十七年間,人民都能「擊壤而歌」的過生活。

 

 

 

看完文章後點點這裡做個測驗吧

 

 

回成語列表

 

 

回六年級資料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