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0104經濟生活面面觀

01經濟活動

 

「經濟」的意涵

「經濟」是人們利用各種資源來滿足生活上的需求,例如:生產與消費等活動。每一個人,都是經濟活動中的參與者。

人類曾經有過自給自足的時代,然而個人的力量與時間有限,彼此分工合作、交換商品,能夠讓人類擁有更好的生活。現代經濟活動中,消費者透過各種支付方式完成交易,商品的內容除了有形的食物、衣服之外,也包含無形的服務或知識。

牛奶工廠生產商品,再運送到各個商店銷售。

 

工作和所得

人們透過消費,滿足生活中食衣住行的各項需求。工作是個人所得的主要來源,人們藉由工作獲得薪資,再用薪資所得進行消費。此外,各行各業的人們貢獻專長,生產各式商品,也提高了國家的生產力。

現代社會有各式各樣的工作內容,選擇一份適合自己的職業十分重要。不論你的選擇是什麼,都要用認真負責的態度完成工作。

人們在商店購買需要的物品。

醫生提供醫療服務,為病患看診。

 

消費者的選擇

購買商品的人,可以稱為消費者。滿足需求是消費的原動力,為了維持生活,人們需要滿足基本所需。

達成後,人們會想要滿足更多需求,以提升生活品質。基本上,消費者都希望用最少的金錢獲得最好的商品。

除了價格外,個人的收入、喜好、商品流行性、環保等,都是影響消費的因素。個人的收入是有限的,很難滿足所有的欲望,因此我們必須區分「需要」與「想要」, 避免過度消費。

 

為了追求健康,有些消費者選擇購買有機蔬菜。

有些消費者會選擇節能家電,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生產者的選擇

生產商品的個人或企業,可以稱為生產者。在農業社會,人們自給自足生產食物與衣服,是為了滿足生存需求。現代生產者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利潤。因此,市場需求、生產成本與生產者的專長,都是影響生產的因素。

當生產的成本增加時,利潤就會降低,生產者可能會採用價格較低的原料、節省人事開支、提高產品售價等方式,以確保獲得足夠的利潤。也有生產者會不斷改進生產的技術以增加產量,或是提升產品品質,讓商品更受歡迎。

颱風來襲,導致蔬菜的價格上漲,便當店蔬菜選擇變少。

近年來,許多臺灣的加工廠遷移到工資低廉的東南亞國家,以降低生產成本。

 

生活上的消費

為了吸引消費者購買商品,業者會推出贈品、集點、折扣等促銷活動,讓消費者覺得自己購買的商品十分划算;或者請明星拍攝廣告,製造出「大家都愛用」的流行氛圍。

如果因搶便宜或趕流行,買了用不到的東西,反而是種浪費。無論是生產者或消費者,追求的都是最有效的利用手中的資源,創造最大價值。在享受生活品質的同時,也別忘了珍惜資源,讓環境與經濟能永續發展。

二手書店提供回收書,給民眾選購。

人們將用不到的物品,拿到二手市場販賣,是一種珍惜資源的方式。

 

交易的安全

近年來網路交易盛行,在虛擬的商店購物,要選擇信譽良好的賣家,避免發生已付款卻未收到商品,或收到的商品與網站照片不符

的情形。因此,使用信用卡或手機付費等消費行為時,我們要謹慎的保護個人帳號與密碼,如果發生支付工具遺失、信用卡被盜刷等問題,應盡快與相關金融機構聯繫,才能確保交易安全。

多元又簡便的支付管道,降低了現金的使用,容易讓人們忽略自己的消費金額,導致過度消費。因此,在購物時,我們應審慎評估自己的收入,再進行消費。

網路盜刷日益嚴重,消費時需更加謹慎。

許多商圈、夜市,已經可以使用行動支付的功能,用手機掃描 QRCode,就能完成交易。

 

 

是非第一關 (25題)

是非第二關 (25題)

是非第三關 (9題)

 

選擇第一關 (25題)

選擇第二關 (16題)

 

 

查成績

回六上南一社會

回社會目錄

回六年級資料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