眦睚必報

 

    戰國時代,魏國有一個中大夫,名叫范雎,因事在魏國不能立足,被笞逐出國。范睢很有口才,他被逐出魏國後,乃運用他能言善辯的天才,跑到秦國去,向秦昭王游說。


    范雎恐怕秦昭王知道他是被逐出魏國的流亡份子,所以改名換姓,自稱是張祿,向秦昭王建議遠交近攻政策秦昭王認為范雎的政策很妥善拜為客抑卿,於是把范睢留在秦國,拜為客卿。


    後來范雖能夠時常接近秦王,而且他所建議的政策,秦王都認為可行,在實施後又得到良好的效果,於是封范雖做秦國的丞相。

    這時范睢因為在秦國得意,成為有財有勢的大人物,認為應該清算舊賬。

 

    凡從前對他有恩惠的人,雖然所施的恩惠或許只是給他吃一頓飯,范雎也重重酬謝;反之,所有從前對他有嫌怨的人,雖然嫌怨的程度只是曾對他張目忤視一下,范雎也不肯放過。「眦睚必報」就是出於范雎的故事,用來表示報怨的意思。
本來有恩報恩,有怨報怨,可以說是人之常情,但「眦睚必報」,實際上是有點過分的。因為眦睚兩個字的意思,只是沒有禮貌地用眼瞪一下,普通人遇到別人不禮貌的眼色,大致都能容忍,而不會記在心上,準備將來報復的,只有氣量淺狹的人,才會這樣做。


    譬如:有一個魯莽的人,在路上行走,因為不小心把別人的腳輕輕的踏了一下,事後這個人連忙賠罪,但被踏的人,卻不肯就此了事,除了惡言把那人罵了一頓,還要重重地踏回他一腳,以為報復,這就是「眦睚必報」,「眦睚」兩字,可以解釋作極微小事情的意思。

 

 

看完文章後點點這裡做個測驗吧

 


回成語列表

 

 

回五年級資料列表

 

 

 

睚眥必報

|ㄚˊ ㄗˋ ㄅ|ˋ ㄅㄠˋ

 

拼音       

yá zìh bì bào

 

出處       

《史記‧范睢蔡澤列傳》:「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

 

釋義       

睚眥:發怒時瞪眼睛,借指極小的仇恨。象瞪一下眼睛那樣極小的怨仇也要報復。比喻心胸極狹窄。

 

例句 

01 瓚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記過忘善,~。(《後漢書‧公孫瓚傳》)

02 得饒人處且饒人,「睚眥必報」的行為必會招來禍害。

03 他是個「眥睚必報」的人,還是少觸怒他為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