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閱讀測驗--二十四節氣 (2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回首頁

 

二十四節氣表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中國黃河流域,從冬至開始,歷經「小寒」、「大寒」兩個節氣,是一年裡最寒冷的日子。農諺:「小寒大寒,冷做冰團。」屋外冰天雪地,一家人只好躲在屋內圍爐取暖,於是有文人雅士發明「九九消寒圖」,每過一天,畫掉一格,等到把九九八十一個方格畫完,春天就來了。


  臺灣的天氣沒有這麼寒冷,所以不盛行九九消寒圖,但因有來自北方的寒流籠罩,各地常會出現低溫,臺灣北部的最低溫常出現在新北市 淡水,玉山、合歡山等高山的山頂也可能下雪。


  小寒大約在農曆十二月初,農曆十二月又稱「臘月」,十二月初八稱「臘八」,要吃由糯米、桂圓、紅棗、花生仁、松子、粟子……等熬成的臘八粥。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曆12月21日或12月22日)


   小朋友,今天要介紹的節氣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冬至」,進入冬至後,代表北半球的冬天也真正來臨囉!冬至的「至」是「到來」的意思,也就是說這一天因為陽光直射南回歸線,造成北半球白天最短而黑夜最長的情形,因此冬至日也稱為「長至節」或「短至節」喔!


  過了冬至之後,日光照射逐漸北移,白天就越來越長,黑夜也越來越短了。古時候的人也會以冬至的天氣來預測過年的天氣,有句話說「乾冬至,濕過年」,它的意思就是:冬至這天如果是好天氣的話,過年可能就會下雨。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雪,顧名思義,就是天氣寒冷下雪,但雪下得不大,所以稱為「小雪」。在中國 黃河流域這時候開始下雪了,小雪覆蓋在植物上面,植物仍然繼續存活,雪融化了以後,會慢慢滲透到土壤裡,等於是持續又緩慢的灌溉,對植物是有益的。


  臺灣天氣比較溫暖,只有在玉山、合歡山等高山上才會下雪,在平地看不到雪的蹤跡。這個時節,臺灣也很少下雨,有句農諺:「月內若打雷,豬牛飼不肥。」指這時期如果反常的打雷、下雨,家畜可能會罹患疾病。

 

看完文章後點點這裡做個測驗吧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陽曆十一月七日或八日)


  以前的農業社會,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就是代表生、長、收、藏。「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冬季裡,萬物都要休息了,動物已經冬眠,人們忙完了農事,也準備待在家裡休息,人們不會冬眠,所以在冬天來臨的第一天,準備一些山珍海味來進補,讓自己不怕冷,可以度過酷寒的冬季,叫做「補冬」。


  古時候,皇帝還要特地在這天率領文武百官祭拜冬神,叫做「迎冬」。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曆9月23日或9月24日)


   小朋友,「秋分」是秋天的第四個節氣。有句俗諺「秋分瞑日對分」,它的意思是:秋分這天是日夜等長,過了這一天,白天就會越來越短,夜晚會慢慢加長,天氣也開始慢慢變涼了。


  秋分有三大指標-「雷聲始收、蟄蟲坯戶、水始涸」,也就是說,進入秋分,你不會再聽到像夏天轟隆隆的雷聲;一些春分出土活動的小蟲,在秋分過後也會陸陸續續回到土裡,準備過冬;此時天氣涼爽,水氣也不像夏天時那麼充沛,將開始逐漸乾涸,因此我們會覺得空氣越來越乾燥了。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露,多麼美的名字!詩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日白,月是故鄉明。」詩句中「白露」的影像多麼鮮明。


  白露是很典型的秋天節氣,夜晚清涼的水氣凝結成露珠,一顆顆的附著在農作物上面,所以把這個節氣命名為「白露」。至於為什麼用「白」來形容露珠,有人認為是黃河流域以北的夜晚,氣溫可能下降到攝氏四、五度,透明的露珠凝結成固體,變成了白色的霜,遠看就像白色的露珠一樣。


  在臺灣,這個時期桂花盛開,大約是中秋節前後,所以市面上都看得到文旦、酪梨等農產品。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處暑」,指暑氣到這裡停止,然後慢慢減弱。這時節天氣還沒有轉涼,有時候下午仍然很炎熱,不輸給夏季,我們可以把它當成是夏季的迴光返照。有句俗諺:「秋老虎,毒如虎。」正說明此時的高溫,就像老虎一樣的狠毒。


  這個時節,我們要注意颱風的動向。颱風出現的期間大約是六月至十一月,而在八月、九月出現的秋颱,威力最強烈,如果秋颱直接撲向臺灣,往往會造成災害,所以我們要盡量做好防颱措施。


  農田裡的二期稻作,此時正在孕育稻穗,最怕雨水太多,如果颱風來襲,災情就慘重了。這個時候大約是農曆七月,有句農諺:「不怕七月半鬼,只怕七月半水。」正說明農人擔憂的心情。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曆8月7日或8月8日)


  小朋友,每年的八月七日或八日是「立秋」的時節。「立秋」是節氣邁入秋涼的先聲,表示酷熱難熬的夏天即將過去,涼爽舒適的秋天就要來了。不過,由於台灣屬於亞熱帶氣候,所以此時的實際氣候和節氣名稱會不太一致,天氣依然十分炎熱,大概要再經過兩個月後,才能感受到明顯的季節改變。


  進入立秋時節後,你可以在東部的花東縱谷發現滿山遍野的金針花,十分美麗。如果你想欣賞金針花之美,不妨和爸爸媽媽一起來趟花東之旅,踏訪金針花田,除了感受來自於東岸太平洋的溫潤空氣之外,鬼斧神工的縱谷山河景緻以及東部田園的入秋之美,可是會深深的吸引你喔!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暑」是一年裡最酷熱的節氣,臺灣最熱的地方在哪裡呢?在南部的高雄、屏東?還是東部的花蓮、臺東呢?答案都不是,是在臺北。臺北是盆地地形,熱氣聚集,不容易散出,再加上人多、車多、建築多、冷氣多,所以最近十年的最高溫,總是出現在臺北。


  俗話說:「大暑大暑,熱死老鼠。」連生命力強的老鼠,都會熱死,人們呢?「小暑大暑無君子。」人們熱得汗流浹背,身上的衣服汗溼得不成樣子,有人乾脆打赤膊,完全沒有君子的風範。在這麼熱的天氣裡,再加上臺灣的溼度大,兒童、老人和病人如果在戶外太久,容易中暑,要特別注意。
 

看完文章後點點這裡做個測驗吧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曆7月7日或7月8日)


  顧名思義,「小暑」這個節氣名稱中的「小」就是微,而「暑」就是炎熱,意思是說雖然天氣已經很炎熱,但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夏天最熱的時節是下一個節氣—「大暑」。不過,由於近年來的「溫室效應」,在這個節氣也常常出現攝氏35度以上的高溫,讓人熱得受不了呢!


  這個時節的台灣已經是典型的夏季型氣候,尤其是沒風的日子,讓人感到又悶又熱。不過,在下午下過一場「西北雨」(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午後雷陣雨」)後,燥熱的天氣會舒緩一點,而這樣的大雨通常都不會超過兩個鐘頭。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月21日或6月22日)


  「夏至」這一天的太陽會直射北回歸線,使得北半球受光最多,所以是一年當中白天最長、晚上最短的一天,正符合了「夏日炎炎,長夏漫漫」的說法喔!不過,這並不代表這一天最炎熱,真正的炎熱天氣要等到「夏至」之後的「小暑」和「大暑」,這兩個節氣才是北半球最熱的時候。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夏至,愛呷不愛去」,表示夏至的天氣已經炎熱到讓人頭昏腦脹,哪裡也不想去。即使有人請客吃飯,雖然很想一飽口福,但是一想到外頭炙熱的陽光,只好打退堂鼓了。所以,「夏至」雖不是最炎熱的,但出門時還是要記得做好防曬的工作,以免中暑喔!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芒種」是典型的夏季節氣,它預告大家天氣要開始「炎熱」了。「芒種」的意思是:此時稻子已經結實成「種」,而吐穗結實的稻子榖粒上會長出細芒,所以才將這個節氣稱為「芒種」。


  「芒種」時節也是農作物種植時間的分界點。到了這個時節,梅雨季節就要結束了,而天氣也會越來越熱,氣候越來越乾燥,大部分不適合夏日栽種的農作物的存活率、生長率相對降低。天氣將從梅雨季節的陰雨綿綿,轉變為夏日型的午後雷陣雨了。


  雖然某些農作物的存活率會因為炎熱的日曬而降低,但「荷花」卻是在此時節生長得欣欣向榮的植物喔!小朋友,你可以在學校或是植物園裡看到嬌豔欲滴的荷花與翠綠的荷葉,這是芒種時節裡十分美麗的景象喔!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農作物越長越高,現在開始結穗了,農夫看著稻穗長得結實而且飽滿,雖然還沒成熟,但是已經看到豐收的希望,所以把這個節氣叫做「小滿」。


  有一句俗諺:「小滿雨水也相趕。」意思是小滿這個時節,不只稻穗結滿了,雨水也滿了。因為這時正是梅雨季,降雨量比較多的時候,稻田裡的溝渠積滿了雨水,如果溝渠不暢通、排水不良,就會造成水患了。所以大家最好能在梅雨季節前,就先清除溝渠、河川的垃圾和雜草,讓水道保持暢通,才能把梅雨季的損害降到最低。
 

看完文章後點點這裡做個測驗吧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雖然天氣還不會十分炎熱,但是夏天的腳步已經不遠了。春天播種的農作物,到現在已經快速成長,農夫忙著在田裡清除病蟲害,正是農忙的季節。


  在臺灣,立夏這個節氣也在預告梅雨季即將來臨,因為梅雨季節剛好在立夏的前後來到。梅雨季是臺灣溼度最大的季節,會有一段很長的日子都是陰雨天氣,清洗的衣服晒不乾,容易發霉,持續的大雨甚至可能造成災害,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不便。

 

看完文章後點點這裡做個測驗吧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是「榖雨」。每逢這個時節,整個大陸黃河流域以及台灣地區的雨量都非常豐沛,加上農夫們剛好又忙完春耕,稻田裡的秧苗也正需要豐富的雨水來滋養,於是將這時節命名為「榖雨」。


  由於這時節的雨水很多,在雨水的滋潤下,各種作物順利生長,池塘中的浮萍開始滋長,池中的魚蝦也特別多。到了這個時節,桑樹開始大量冒出青翠的綠葉,所以此時也是養蠶人家忙碌的時節喔!


  國曆四月是油桐花盛開的時節,你可以發現在山坡上、林野間開滿了白色的油桐花,把樹梢、山頭妝點得十分漂亮,宛如一個白雪世界。在台北縣土城市,每年的暮春時節還會舉辦桐花節系列活動,其中的「桐花茶會」更是別開生面,十分有趣!小朋友不妨利用週休假期,和爸爸、媽媽來一趟這極富人文氣息的大自然之旅!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春分』節氣後的十五天就是『清明』。由於天氣日漸暖和,花草樹木都萌芽蓬勃生長,景象清爽明媚,所以將此節氣命名為『清明』。


  清明時節吹的是東南風,它是暖風,也為這個時節帶來豐沛的雨水。看到『清明』,一般人就會聯想到『掃墓』。『祭祀祖先』是中國人最重視的事情之一。嚴格說來,『清明掃墓』的傳統是從宋朝才開始,目的是為了讓後代子孫能夠慎終追遠,緬懷過去。清明掃墓盛行之後,人們便將清明列為三大鬼節之一,人們在這一天會插戴柳枝來避邪,因為柳枝有驅邪功能,所以插戴柳枝也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大特色喔!


   這個時節雖然是吹東南風,但台灣尚未完全脫離東北季風期,所以有時冷鋒還是會過境,氣溫變化很大。很多人常因白天出太陽,就穿著涼快的春裝出門,卻沒想到晚上天氣變冷,馬上就受寒著涼了,所以才有「三月初,寒死少年家」這麼一句俗諺。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春分是陽曆三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


  我們居住的北半球,冬季的夜晚比白晝長,夏天的白晝比夜晚長,那麼,有沒有白晝和夜晚一樣長,各占十二個小時的日子呢?答案是有,就是「春分」和「秋分」這兩個日子,所以俗諺說:「春分秋分,晝夜平分。」


  春分,春季過了一半,這天太陽直射赤道上方,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陽光相等,所以晝夜剛好平分。過了春天,白晝就愈來愈長,直到「夏至」那一天,是一年裡白晝最長的日子。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驚蟄是陽曆三月六日或七日。
  「蟄」是指蟲類冬眠或隱藏起來。春天雖然來了,但是昆蟲們還蟄伏在泥土裡、石縫中冬眠,這時候,南方的暖空氣一波波來到,和現有的冷空氣互相激盪,產生春雷,雷聲驚醒了蟄伏的昆蟲,紛紛出來迎接春天。
  益蟲甦醒了,害蟲一樣也甦醒了,為了防制害蟲,民間有兩項習俗:一、在聽到第一個春雷響起時,要趕快把衣服抖一抖,就可以一整年不遭受蝨子、跳蚤的侵襲;二、驚蟄日當天,拿一些石灰灑在大門外,害蟲就不敢進入屋內。雖然這兩個習俗不一定有效,但提醒我們要隨著氣候的變換來防制害蟲。

 

看完文章後點點這裡做個測驗吧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雨水是陽曆二月十九日或二十日。


  「雨水」本來是指地上的冰雪溶化成水,農民開始耕種後,最希望的就是下雨。在臺灣,這時候的中南部地區大多是晴天,北部則因為東北季風的影響,降雨的機會比較多,所以用「雨水」來形容北部的天氣,比較貼切。


  俗諺:「雨水節,接柑橘」、「雨水甘蔗節節長。」正說明此時萬物欣欣向榮,農作物迅速成長的景象。「雨水連綿是豐年,農夫不用力耕田。」這是農民期盼雨水的心願,只要「雨水」這天下雨,就是今年將有大豐收的好兆頭。

旭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